文档介绍:弃子手段,从中也可看到这些理论强攻对方一翼是常见的。这种
序第一章动态特征
是怎样引导棋手弃子入局的。进攻通常由出横车来领导,将子力
象棋理论的发展,已导致开局在简要的理论叙述之后,将用棋局是千变万化的,纵然每一逼住对方的一翼。对方受攻的一翼,
和残局的大进步。残局已趋于公式例局来阐明这些原则,这是非常重局中有许多引人注目的特点,但这或是缺乏防守能力,或是子力阻塞。
化,开局则日新月异。但在举足轻要的。游戏软件《将族象棋》在此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观这种进攻往往以直接的攻杀将帅为
重的中局中,却鲜见理论化的事物。居功至伟,本册中大多数的实战对察全局的形势,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主要手段,以达到控制全局,即得
其中局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填局都有它的功劳。当然,该软件中进行归纳,这便是以动态的方式去子、得势等目的。当然,条件允许,
补中局理论空缺的意义也即可知。的棋手大多是不被绝杀不认输的, 判断局势,接着,我们制定出战略, 便直接构造杀局。
当然,研究中局理论并非要将限于欣赏棋局的角度,把许多对局并根据这些战略来思考如何行棋。这种进攻需要注意的,是双马
中局公式化。如果说中国象棋四分冗长的最后阶段删去,改成×方认输我们将要做的无非是两件事: 的出动。因为在一翼的攻击中,马
之一是科学、四分之一是艺术、二的字样,希望这不是一种不敬。进攻和防守。而决定我们是进攻还是最容易跟不上节奏的子力,而战
分之一是竞技,那么公式化只体现限于作者水平,错误在所难免。是防守的,无非是对局的主动权。斗中恰恰需要它。此外,要注意是
了科学,而抹杀了艺术和竞技。幸对棋局的评论自然也会有谬误之以下,就讨论这些罢! 对方是否会在另一翼反扑。
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局的千变处,望指正。现在,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万化,使理论只能从某一个或几个第一节进攻
角度去阐明一些原则,而当这些原李聪当我们获得主动权时,我们需第一局(着法红先)
则交错在一起,又涌现出大量的例 1997 年 8 月 27 日要进攻。这是无可非议的,进攻便红方:Eric New 黑方:李聪
外。但理论也并非一无是处,一个是为了赢棋。而有时,进攻是为了 1994 年弈于上海
正确的原则是计划的起点、思维的附:记录说明摆脱对方的进攻,即防守方的反击, 2 平 6
方向,它将启发棋手的灵感和思维, 红方使用“一”~“九”,黑方用“1”~ 或称为对攻。通过反击,使对方忙进七卒 9 进 1 2 进
将棋局导向对他有利的一面。“9”于应付,以达到赢棋的目的。 3 7 进 1
对于中局理论的划分是多种多附加符号:! 好棋!! 妙手? 坏棋!? 棋手们需要注意的便是进攻绝五象 7 进 5 1 进 1
样的。划分只是为了便于讨论,所看似奇怪的好棋?! 可疑之着不是无方向的乱攻,进攻是有针对(图 1)
有这些理论都不是孤立的。例如很性的。我们常用的进攻,根据进攻黑方以过宫炮对上马局,虽然
多情况下弃子入局被认为是一个重方向划分,可以分为一翼的强攻和有新意,但形势并不见佳。因此,
要部分,但在本册中,并没有将此两翼的协同进攻两种。而常谈到的黑方出横车,企图以对攻来夺取主
列为单独的一部分。因为作为战术中路进攻,也往往是配合这两者之动权。
组合的一种,弃子入局有其复杂性, 一而进行的。 1 平 7!
如主题、手段等。在本册中,将着进一? ⋯
重于攻防、子力运用,例局中不乏 1 一翼进攻此着未免有些虚张声势,从防
守角度讲,走 。五平四 ,黑方无优势, 四平六炮 6 进 8!! 2 两翼进攻
黑方李聪反而处于下风。黑方以弃炮的方法打开了红方两翼进攻,指左右翼协同进攻
3 进 5 的右翼。这样,黑方的子力达到了作战。这种进攻和一翼进攻相比,
黑马已经跟上了进攻节奏,并高效的发挥。以下,红方若应 20. 更为灵活,攻击点更为广泛,也更
且巩固了中路。这样红方走车一平帅五平四马 5 进 6,变化如下: 注重子力的协调。这种进攻经常是
四就不再是先手了。(1) 6 进 5,黑局面性的,由于广度增大,对方则
⋯(图 2) 方得回一炮,并有强大攻势。红方不容易很好地防守,往往使对方疲
黑方李聪缺士,难以应付右翼的攻击。于奔命。
(2) 6 进 5,黑两翼进攻,要求车炮遥相呼应,
方得回子力,攻势巨大。马在敌阵中来回穿梭,不断创造进
(3) 6 退 4(或攻机会,一旦灵活地把握局势,就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