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zxwziyou8 2020/12/18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体积单位换算》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体积、容积单位的进率。教材以里放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认识和理解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通过图示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推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再仿照这种方法自己推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通过教学体积单位名数的变换,和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师的“教”应适应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学方法应当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要符合知识的科学性,还要适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 本节课教学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出发,在复****中感知,在观察中大胆猜想,在课件的演示和计算活动进行验证,让学生经历了从旧知到新知,从感知到理解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同时,较好的建立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 学生思维的特点一般的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形成表象,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课的教学采用直观操作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 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引导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   
师: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见的长度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我们学****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提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索  验证猜测  
1、 你有办法证明你的猜想或推论吗?  
(学生独立或小组讨论推导,自主探究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师巡视,加以指导)  
2、全班交流:谁再来说说,1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估计三种说法)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而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和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相等,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②在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中摆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一排能摆10个,能摆10排,摆10层,一共能摆10×10×10=1000个,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电脑展示这种思考,然后请每个学生都把推导过程相互说一说。)  
③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③口头回答: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5000立方厘米=?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