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年”创建方案]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突破之年。为了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决定在全县深入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年”活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县委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抓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重大机遇,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突出农村、街道社区和非公经济三大领域,着力健全与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着力加强与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相匹配的基础保障,着力完善与联系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相协调的工作机制,着力建立能够体现群众意愿的基层组织考评办法,着力提升全县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力争今年年内,消除在非公经济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两个空白”;
按照村和社区总数“两个10%”左右的比例培育一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示范点,整顿转化一批软弱涣散党组织;
制定一套覆盖各个领域、体现各自特点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标准,制定出台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
完善县、县(区)、镇(办)、村(社区)四级便民服务平台,建立民情调查、民生问政、民事代办、民主决策、民困帮扶、民忧化解等工作机制,破解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主要工作
(一)开展学习教育,促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采取集中学习、讨论交流、走访调研以及召开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等形式,组织开展“联系服务群众缺什么”大讨论;
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弄清“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为民爱民亲民的思想观念;
从服务态度、服务能力、服务方式、服务水平、服务效果等方面,查找思想上“缺什么、工作中“少什么”、现在要“补什么”,推动基层组织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突出宗旨观念、能力素质、纪律作风、党风廉政等内容,组织对镇(办)、村(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进行系统培训。县上重点办好千名镇(办)、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县(区)重点抓好村、社区和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基层后备干部轮训,做到教育培训全覆盖。
。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基层党组织及广大党员干部,深入领会建设服务型党组织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明确服务内容和具体任务,明确目标要求和具体标准,使服务成为基层组织的鲜明主题、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实施“三大工程”,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办)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一核心工程。结合镇(办)机构改革,科学界定镇(办)职能职责,统筹驻镇(办)工作力量,科学整合机构组成,简政放权、理顺关系,推进相关职能属地化,让镇(办)一级真正发挥作用。处理好各个年龄段干部的关系,逐步形成以40岁左右干部为主体的镇(办)党政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50岁左右干部作用。加强考核监督,注重群众评价,对镇(办)领导班子重点考核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社会治理等内容,对镇(办)干部重点考核为群众服务的态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