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发展。6-8月,按照省人大农委的统一部署,市人大农业委组织市农委、市规划局、市建设局和区县市人大农工委参加的调研组,就“推进村庄规划建设"课题深入乡镇、村开展了实地走访和调研座谈,并重点选取柳叶湖白鹤山镇白鹤山村(好)、石门县蒙泉镇上五通村(一般)、临澧县余市桥镇歇驾村(差)进行认真解剖,详细了解我市村庄规划实施情况,并围绕如何完善村庄规划、推进规划实施落地,从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xx实践发展进行了重点探究和思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现状
xx市现有129个乡镇、1607个行政村,平均每个乡镇12―13个行政村,全市自然村和农村居民定居点约x个,村庄用地约x平方公里,农民建房已达x万处以上。大量农村房屋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没有规划的村庄建设混乱,私搭乱建、开山毁林等现象层出不穷。建设容易拆迁难,农村面貌要改善、农业要集约化发展都离不开规整的建设用地,无序的村庄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瓶颈。
1.“跑马圈地"的农村豪宅。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各界对农村未来的看好,加之大量外出务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整个农村掀起一股“建房热"。因为村庄建设总体上以住宅建设为主体,既没有规划,也没有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限制,一些人在原有宅基地随心所欲搞建设、滥占耕地良田、开山毁林填堰等方式抢建、扩建、违建各类“豪宅”、“大院”,形成了大量的“城乡两栖人口”,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仅2014年,全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就达到了360多平方米以上,较十年前年增加了86平方米,农村人均用地规模偏高,空闲隙地多,集约利用程度低,大量农村居民点用地无法腾退复垦,在用地总体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城镇用地日趋紧张,阻碍了城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2.“浪费严重”的无规划建筑。农村房屋在用地、建设、安全等方面既存在隐患,又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如一些花园、庄园、城堡式的建筑对村庄整体风貌有不可逆转的破坏,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后期进行统一风格改造的花费巨大。还有一些居民为了争取私人利益,强行修建高楼,如临澧县某村民自建房屋修到了6层,因施工技术不够出现严重安全隐患,刚竣工就只能全部拆除重建。而且农村房屋普遍“空置率”惊人,鼎城区某村庄长期空置率超过60%。还有一些城郊结合部村庄,二次拆迁率非常高,最多的达到了4次。部分地区还存在规划前抢建私房等待拆迁的情况,如沅澧快速干线某路段的具体建设规划才出台,周边就抢建了大量违章建筑。农村建房不再仅仅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更多的具有了比富、比阔和投资、投机的属性,大量社会资源被无效益的浪费。
3.“支离破碎”的农田土地。由于长期缺少村落布局规划,“逐水而居”、“沿路而建"的旧观念沿袭至今,全市丘陵地区村庄布局基本以道路、河流为主线,呈“一”字式排布,平原、湖区大部分村庄规模小、分布乱、居住分散,没有大规模的聚集成中心村,连片大规模的农田更是屈指可数,一些村民为了就近耕作,选择在靠近农田的地方建房,甚至出现了“田中建房”的现象,人为的分割出了大量“斗笠田”,如澧阳平原等地区散乱建房将平原景观人为分割、破坏,若通过流转、征拆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