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铁明挖结构细部构造防水施工工法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日益繁荣,城市交通的紧张状况也就日益严重,城市地下铁路建设在我国正快速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城市已拥有地铁,沈阳等城市也开始修建城市地铁。我国大城市多在沿海或沿江河地区,地下水位高,因此做好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提高防水质量,做到不渗不漏十分重要。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部位是地下工程防水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渗漏水,尤其是穿墙管,。
2适用范围
本工法主要是针对大连地铁明挖区间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埋设件等细部构造的防水施工,其他城市的地铁细部构造防水可以参照。
3工艺原理
地铁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采用背贴橡胶止水带、中埋钢边橡胶止水带(变形缝处采用中孔式)、缓胀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带注浆管)、密封胶等高分子防水材料和接缝密封材料,遵循了“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所谓防水施工中的细部都是防水的薄弱环节,处理不好必然会发生渗漏。因此细部结构防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刚柔结合,多道设防。既有刚性抗渗混凝土的自防水,又有柔性聚氨酯密封膏的嵌缝处理,既有背贴止水带又有中埋止水带。只要切实贯彻执行这些原则,就可以做到细部构造防水的滴水不漏。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变形缝防水做法
区间主体结构变形缝防水材料选用中孔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双组分聚硫嵌缝膏进行加强防水。
顶板变形缝做法:
顶板变形缝防水示意图
(1) 在先浇筑部分的砼施工时,在衬砌中部埋设止水带,并在顶板底面靠近变形缝处预留宽×深(150×30mm)通长凹槽。
(2) 在浇筑后浇筑部分砼时,在变形缝止水带上、下通长安放(粘贴)2cm厚聚苯板,并在后浇砼靠近变形缝部分同样预留(150×30mm)通长凹槽,然后浇筑后浇砼。
(3)待砼干燥后,在顶板顶面变形缝抠掉30mm深的衬垫板,底面抠掉20mm深的衬垫板,用高压空气把缝吹干净,然后在缝底粘贴一层PE泡沫棒,再用嵌缝膏把变形缝嵌平.
(4)止水带及止水带连接示意
背贴式止水带固定
中埋式止水带
(5) 变形缝中埋止水带施工注意事项
①中孔式中埋止水带:在混凝土结构变形缝处,中埋式止水带应沿结构厚度的中心线将止水带的两翼分别埋入结构中,中孔中心对准变形缝中央。止水带固定在钢筋上间距不得大于400mm,,牢固焊接于防水卷材表面。
② 安装中埋式止水带以细铁丝悬吊于钢筋上固定(预埋钢筋间距为2m、长度为30cm),在顶、底板水平安装时使止水带形成盆式,以避免止水带下的气体在混凝土浇捣时无法逸出,形成孔隙.
③ 止水带设置时不可翻转、扭曲,如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④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避免止水带被污物和水泥砂浆污损,表面有杂质须清理干净,以免混凝土与其咬合不紧密形成渗水通道。
⑤ 接触止水带的混凝土灌注应加强振捣,振捣时应竖直向止水带的两边(距离)进行,保证混凝土自身密实,不应出现粗骨料集中和漏振现象,水平向止水带下充满混凝土并充分振捣。
⑥ 止水带应就位准确、安装牢固,模板的端板应做成厢形(上下带凹口的木模,木模的凹口为半圆形,直径比止水带中央气孔大5mm,在浇注一侧混凝土时保护止水带的另一侧翼不受到破坏。
⑦ 止水带的接头部位采用对接的方法,接头处选在结构应力较小的部位。当止水带的局部无法安装(如遇箍筯无法穿越时)需采用两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过渡连接,止水条应与止水带纵向(纵向轴线)搭接不少于50mm,且要求腻子条粘贴在止水带迎水面一侧,粘贴应牢固可靠,止水条固定在施工缝表面的预留凹槽内,止水条之间设置预埋注浆管。
底板、侧墙变形缝做法:
除按照顶板变形缝作法施工底板和边墙变形缝以外,底板和边墙变形缝还在衬砌背后增加一条背贴式止水带.
侧墙、底板变形缝防水示意图
施工缝防水做法
4.2。1水平纵向施工缝
水平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和背贴止水带防水,止水带施工注意事项同变形缝,其作法和施工步骤如下图:
第一步 第二步
明挖法纵向施工缝部位防水层施工步骤
4。 环向施工缝
① 底板、侧墙环向施工缝采用背贴式橡胶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止水带的两翼需现场粘贴遇水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