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的自画像》教学设计
大溪镇潘郎小学 陈军松
教材分析:
本册属于小学信息技术中多媒体制作知识模块。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多媒体文件制作,所以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应该是本课时的一个重点。
认识PowerPoint的界面,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学生已经接触过多个标准界面的软件,同时,教师应讲清楚演示文稿与幻灯片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关系。幻灯片的制作是本课的重点,本课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要求不高。只要求能够把文本和艺术字输入到幻灯片中,编排得相对美观,会播放演示文稿即可。
在对文本进行修改以及对艺术字对象进行处理时,要让学生明白必须先选中它们,否则无法对它们进行处理。移动文本框时一定要将鼠标指针指向文本框的边框,然后才能移动。缩放艺术字时,要先将它们选中,再将鼠标指针指向边框,然后再缩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多媒体作品在生活中的优点;认识PowerPoint界面。
2. 技能目标:会创建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能够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艺术字等对象,并能够美化文本及艺术字;会播放及关闭演示文稿。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的兴趣及热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多媒体作品的优点,激发学生对演示文稿的创作热情。
2、创建一份含有一张幻灯片的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
在幻灯片中对文本框的操作。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情境导入
1、今天非常高兴来到方城小学给大家上课。听说我们班同学都非常聪明,是吗?
今天老师先来考考大家。
(播放幻灯片)猜猜他是谁?
逐一播放刘翔的个人资料,请学生猜测。
师:谁知道刚才给大家看的是用什么做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
出示:Powerpoint(简称PPT)
中文名称:演示文稿
设计意图:今天是奥运年,刘翔是学生最熟悉的运动员,通过把刘翔的资料逐一显示,让学生来猜。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情境,猜谜导入,最直接地激发了学生对Powerpoint的求知欲。
二、初识PPT
1、认识新朋友——PPT
师:首先我们来打开PPT,教师示范,单击开始-程序-OFFICE-PPT,打开之后选择空白版式,如果有同学要选其他的,根据需要可以选择。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电脑也启动PPT。(释放控制)
(1)对比旧朋友(Word),利用旧知学习新知
师:我们以前已经学过WORD,我们打开WORD来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学生打开WORD比较,交流、反馈。
小结:其实PPT和WORD是兄弟,PPT主要用来制作幻灯片,而WORD主要是文字编辑,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将WORD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PPT中去。
(2)认识PPT界面,并能知道幻灯片与演示文稿的区别
师: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PPT,标题栏,菜单栏,绘图工具栏,大纲视图(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放映),幻灯片编辑区。
说说演示文稿与幻灯片的关系(演示文稿是由一张张幻灯片组成的)。
2、介绍自己,学习艺术字与文本框的使用
师:今天是老师和大家第一次认识,老师也制作了一张幻灯片介绍自己。
(播放幻灯片)
师:大家观察一下,老师的幻灯片中标题“说说我自己”是用什么做的?
(艺术字)对,非常聪明,艺术字我们在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