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建国前后中国人民生活有哪些变化.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国前后中国人民生活有哪些变化.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4/2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国前后中国人民生活有哪些变化.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国前后中国人民生活有哪些变化建国前后中国人民生活有哪些变化[ 标签:中国人民] 人民生活在衣食住行方面:# 不是谁^T~ 回答:2 人气:16 解决时间:2009-10-05 14:33 满意答案好评率: 100% 1 、绚丽多彩的服饰①刚建国时期——新旧交替,革命特色新中国刚成立时, 人们的服装上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扣扣的长袍, 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当时人们做衣的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晚年的孙中山经常穿的服装在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中间显得格外突出, 人们把这种服装称作中山装, 并把它的款式与孙中山的革命信仰和原则联系在一起,比如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 袖子上的三颗纽扣则代表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民主义,中山装成为国民革命的象征,实际上国民党早已叛变革命。新中国成立后, 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 20 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 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 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 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正统,上衣的纽扣很多,四个口袋也都平平整整,但样式过于呆板, 缺乏创新。后来演变成经过一定改进的人民装。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种来自苏联的双排扣制服——“列宁装”, 在参加工作的女性中流行起来。它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 样式为西装开领, 双排扣, 各有三个纽扣, 腰中束一根布带。这款服装后来竟成了无数中国女性最崇尚、青睐的“时装”, 其中, 革命女干部几乎是人人必穿列宁装,以显示其革命。②改革开放前——朴素单调③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彩、时尚个性 2 、日益丰富的饮食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