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子坪镇初级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现状分析:
当前我县各学校已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已全面完成了“校园网"工程,构建了许多教育信息化的环境或平台,并且逐步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期望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然而,在信息化的硬件环境建设完成后,我们关注的焦点是: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起来,以信息化建设带动学校教学现代化,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我们的教师又如何通过反思与探索,积累教学经验,共享教学成果,向着专业化的道路发展,这又是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方向。为了让信息技术真正地“化”入各门学科,“化”入教师的教学活动,“化”入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我们共同努力策划本学年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蓝图。
二、指导思想:ﻫ    继续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网络建设为核心,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动态更新的原则,全面推进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软件建设,逐步使我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达到数字化实验学校的要求,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工作目标:ﻫ1、建设开发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完善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制度体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2、搭建起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网络教研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共建共享、互动开放的新课程资源。ﻫ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效益,全面推进课程、教学和评价的革新。
4、加强教师信息化教育,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创建网上虚拟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学习绩效。ﻫ 6、成立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组,各人除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良好运作。
四、具体实施规划: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进一步完善学校门户网站,使之具有学校门户网站的所有功能,有网上办公、以及管理中心、教学中心、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的链接;有学校各部门应用系统的链接。真正使它成为反映我校教育的窗口,成为我校广大师生交流的平台.
  提高管理系统自动化程度,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内容的课外活动,加强信息技术课教研活动,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技术相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课程、、有计划地开展课题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以案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