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接地保护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接地保护措施.doc

上传人:cnanjringh 2020/12/20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接地保护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接地保护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得到普及。与此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雷击的防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网络的设计除了考虑整体的应用、性能、安全等因素外,还应结合防雷接地保护进行综合优化设计,这将直接关系到网络运行的质量和安全。
1 计算机网络系统遭雷击的主要原因与途径
从避雷针发明使用以来两百多年的实践中,人们发现雷电破坏呈现的形式不是单一的,通常有直击雷危害、雷电电磁脉冲危害,由电子设备耦合的雷电侵入波和雷电的静电感应等感应雷危害,以及雷电地电位反击电压等等。实践证明,、工作电压低、运算速度快, 其耐过电压、过电流(毫安级)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极差,而感应雷电磁脉冲会在微电子设备上引起千伏以上过电压, 所以网络系统极易遭受感应雷的危害。
雷击对现代建筑造成破坏的通道也是多种多样的,感应雷主要通过网络机房的供电线路、通信线路与地电位反击这三条通道入侵,对损坏网络系统造成损害。
(1)供电线路引入感应雷:试验证明雷电的最大能量谐波发布在工频附近,雷电与采用架空明线的供电线路相耦合的概率极高。有关统计表明,在感应雷击事故中由电源线路引入的感应雷击约占60%以上[1]。在220V电源线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平均可达10000V,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可造成毁灭性打击。
(2)通信线路引入感应雷:通信线路包括网络数据线、各种收/发天线及其馈线、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等。当引雷入地产生感应雷时,通讯设备的馈线首当其冲,将感应雷脉冲引入收/发设备和计算机网络,造成设备的损坏。而由于网络接口的耐冲击能力远比电源设备差,其雷击事故要远比电源设备多。
(3)地电位反击:按技术规范,要求建筑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和建筑物的防雷地等几组地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如果保护地(或工作地等)与防雷地距离过近,当雷电流入地时,两地间的电位差就会使保护地瞬间电位上升,形成地电位反击,引起网络设备的损坏。
2  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接地的意义
过去的防雷主要针对强电系统,雷电磁波的存在危害不了它。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雷电对设备的破坏途径更加多样,破坏程度更加广泛和深入。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当雷击在机房内产生100A/m的电磁场时,就会使计算机工作失效;而当机房内产生的电磁场达到800A/m 时,就会使计算机损坏[2]。如果雷电造成服务器和主要联网设备损坏,将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还会引发不可估量的间接损失。所以,现在的防雷技术重点已转向弱电系统。
由于接地是防雷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所以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技术中合理接地的问题也就显得日益突出和格外重要。所谓接地是指电流返回其源的低阻抗通道,是让已经纳入防雷系统的闪电能量释放入大地,是分流和释放直击雷和雷电电磁干扰能量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计算机网络系统接地的目的是使雷电流通过低阻抗接地系统向大地释放,,同时还提供了雷电电磁脉冲对电气和电子设备产生电感性、电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