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格式:docx   大小:74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上传人:国霞穿越 2020/12/21 文件大小: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二单元考试题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分,共 50 分)
1. 据统计,我国上半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拉动 GDP 增长 个百分点;而同期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仅为 个百分点。为此, 2009 年下半年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 费需求,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政府采取这一措施的理论根据是
() A .生产决定消费
B •生产为消费创造必要条件
C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D •消费对生产起决定作用
解析: 材料强调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即强调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C 是正确的。 A 、B 强调生产对消费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 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C
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
家电下乡”受到
2•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
农民的欢迎。“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
()
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③④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
“家电下乡 ” 的含义,
家电下乡 ” 就是通过国家的财政补贴,对农民
购买家电实施优惠,主要目的在于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生产,故答案为 B。
答案: B
•下列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产决定消费
C •二者互相决定
解析: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根据这一原理,只有 A正确。
答案:A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只有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拉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说法强调
( )
A .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B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C .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D •生产对消费的反作用
解析:本题说法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但选项中消费决定生产是错误的,应认识到生产对消费的
决定作用。
答案:B
•下列有关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两者互不相容
在基本经济制度中,两者地位不同
两者都是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
两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因此无地位上的差别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析: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故 ①说法错误,由此即可 排除A、C、D三项。
答案:B
2010年上半年某市各类经济成分在本地 GDP增长中的贡献率如下图:
30% r
2K%
£
4脅
1S%
-
1
1

30^
20*
国有和国有揑股 虫律 亍体和越甘 帰费
分析上图,可以得出
A •非公有制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B .该市GDP的增长是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C .该市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D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上发挥着主导作用
解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强调公 有制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努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 于增强综合国力、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通过阅读上图可知, 该市上半年 GDP 的增长是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公有制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仍居主体地位,故 C是正确的,A是错误的;B、D在
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
答案: C
在新的发展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 人民生活。这说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
能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 ①②③④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材料内容。
答案: D
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招标, 曾经成就了许多名噪一时的企业品牌, 但这些品牌却如昙花一现, 如今已经 不见踪影,原因在于它们大多重广告宣传而轻产品创新。这说明
()
A .企业经营过程中广告是可有可无的
B .企业的成功经营离不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 .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就是竞争力强的产品
D .企业经营必须面向大众需求
解析:从材料中所说的企业失败的原因不难选出正确选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