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文档名称:

铜仁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x

格式:docx   大小:71KB   页数:5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铜仁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x

上传人:百里登峰 2020/12/22 文件大小: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铜仁城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实施稿)
2015 年10月13日
第一章总则 1
1目的及依据;2适用范围;3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4海绵城市建设;
5鼓励创新;
第二章 建设用地管理 2
6 用地分类;7用地性质比例;8规划条件;9用地边界;10零星用地;11绿地通 廊;12容积率;13用地面积调整与指标变更;14建筑密度;15绿地率;16建筑高度 控制;17地下空间管制;18全评估;19防护绿地可建规定;
第三章建筑间距、建筑退让 5
20 建筑间距、建筑半间距;21建筑半间距规定;22建筑间距控制原则;23特殊 建筑间距规定;24标高不一致时的间距;25不规则平面间距的计算;26主采光面的特 别规定;27退台建筑的间距计算;28建筑与堡坎的间距;29建筑退让城市道路距离; 30地下建(构)筑物退让;31公路、高速公路、隧道两侧建筑红线控制;32建筑退让 相邻地块的建筑间距;33建筑退让各类绿地、保护山地的距离;34建筑临江河、水库 等水体退让;35临街建筑墙外设施出挑控制;
第四章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 11
36公益性设施用地控制原则;37教育承载力分析;38停车位规定;39配套公共服 务设施;40教育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配建;41绿化景观建设要求;42保障房配套设施;
第五章 城市空间景观管理 13
43 拼接规定;44公共空间周边控制;45公共空间布局及可达性要求;46公共步 行通道;47城市道路的绿化设置要求;48建筑平面、空间形态;49建筑识别性;50 天际轮廓线控制;51临街、临水体开敞空间;52夜景灯光;53管线、室外机;54围 墙要求;55建筑风貌;56屋顶要求;57文物建筑、历史文化街区;58净空保护;59 市政基础设施景观控制;60山体及护坡景观;
第六章 市政及管线 17
61 交通设施、公用设施与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建设用地红线的关系; 62城市道
路、项目配套管线、设施建设;63建筑与现状管线的间距;64建筑与架空电力线的水 平距离;65架空市政基础设施与现状建筑物水平距离;66新建建筑及道路与现状架空 电力线的垂直距离;67铁路的保护;58现状道路的保护;69河流的保护;70特大型 桥梁安全保护区;71公交停车港的设置;
72城市公交首末站设置标准;73大型公共建 筑的小型客车侯客车道;74人行天桥;75地下通道;76无障碍设施;77污水处理厂、 变电站、垃圾处理场、垃圾转运站等公用设施;78市政工程管线在道路横断面上的布 置;79城市管道的最小建设规模;80地下管道覆土厚度规定;81架空线及水电气设施 位置规定;82交通设施架空部分的环保措施;83防洪标准;
第七章 规划设计成果 24
84 规划设计成果要求;85总图要求;86± ;87市政管网对接;
88指标计算;
第八章附则 25
89 特别规定;90施行时间。
附录1 :名词解释 27
附录2:计容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33
附录3:铜仁市建设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 39
附录4:铜仁市建设项目绿地率计算规则 41
附表1:中心城区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44
牌寸表2:铜仁各县(自治县)县城规划区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 •••45
附表3:铜仁市居住项目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 46
附图5:铜仁市中心城区风貌重点地区范围 52
附图6:铜仁市中心城区新老城区范围图
53
铜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及依据)为加强全市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乡规划的实 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贵州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法 律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规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铜仁市中心城区、江口县城、大龙经济开发区 的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下同)的编制、修改、 以及国有土地上的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 应当遵守本规定。国家规范、 标准严于本规定的,从其规定。
其余各县(白治县)、镇规划区的建设活动、规划管理参照本规定执 行。
规划区之外的国有土地上各类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临时建设、村民建房等规划管理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在本市中心城区编制城市规划和实施 规划管理应当采用铜仁市平面坐标系统和国家高程基准,并与国家坐标系 统相联系,并由城乡规划部门统一管理。
第四条(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所有建设项目应按 照海绵城市的建设标准进行建设。
第五条(鼓励创新)鼓励项目规划编制、建筑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在 空间构思、立面形态、建筑屋面处理、城市天际线方面进行创新;鼓励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