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心声给了我深刻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心声给了我深刻启示.doc

上传人:xxq93485240 2020/12/22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心声给了我深刻启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心声》给了我深刻启示
兰思良
《心声》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的课文,它是一篇儿童小说,作者是黄蓓佳。
课文的主要情节是写教李京京语文的程老师要上一节全区的公开课,内容是小说《万卡》。程老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表情朗读课文”,她预先指定由班上的六名同学来朗读。非常喜欢这篇小说的李京京要求朗读课文,因为嗓子沙哑的厉害,遭到了老师的拒绝,但李京京很希望能朗读一段,因为他的经历与课文中万卡的经历太相似:他从小和父母分离,和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后来回到父母身边,在城里上学,因为爸妈总吵架,他经常成为父母不和的牺牲品。他想念乡下的爷爷,就像九岁在外当学徒工的小万卡盼望爷爷接他回家一样;万卡有一个要好的女孩子“奥尔迦”,他也有一个好朋友妮儿。正因如此,李京京和《万卡》中的小主人公产生了共鸣,在同学赵小桢奶声奶气地练****朗读时他叫道“不是这样的”,但倍受嘲笑,只好委屈地在小树林子里努力练****朗读。公开课的那一天,在赵小桢怯场不敢朗读时,李京京举起了手。他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征服了程老师,也征服了在座的听众。
教学这篇小说时,我有了深刻的感受,它不仅是一篇小说,更是一篇用文学的笔法写成的教育论文,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启示,给语文教学以启示。
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体。
课文中的程老师在布置公开课时,把任务交给了“优秀生”,给予了他们朗读的机会,而对李京京这样有“问题的学生”,虽强烈要求朗读,却遭到了断然拒绝。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教学中实在太常见了。
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尊重。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的观念中,学生只是一个认知体,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性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思想、兴趣、追求,渴望获得肯定、表扬,渴望成功的体验,而且因为生命的稚嫩,人格正处于建构时期,一点微小的伤害就可能导致其一生的转变。文中写道:“噪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尊重,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给学生带来的伤害。
对学生生命个体的不尊重,还体现在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正如朱永新所说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以为戒,不仅重视对优秀生的教育,更应充分关注其他的学生,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学生个性,积极推进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
充分发扬民主,体现主体地位。
当李京京提出“我能念一段吗?”时,他内心深处一定有了强烈的意识:我领悟了这篇课文,我能读好这篇课文,我应该争取读这篇课文。在面对课文与课堂这两个客体,李京京有较强的主体意识,能够支配与控制课文,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的这种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主体意识,却遭到了程老师的“呵斥”与拒绝。
透过这一现象,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扼杀。现代教育论认为:“应当重视促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学生的优良个性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成为具有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体,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