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节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
主要内容
:
1.
采用不同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
2.
装设限流电抗器
3.
采用低压分裂绕组变压器
.
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限制
I
K
?其目的是什么?
由于
I
K
流过电器设备产生发热和强大的电磁力(电动力),直
接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另外,由于
I
K
过大,造成所选电器设备
性能指标提高,因此,必须限制
I
K
:
1
、对大功率系统要求克服
QF
的开断容量(
I
Nbr
)不足的缺点。
2
、对于小功率系统,可以采用轻型设备。所谓“轻型”是指
QF
的
额定电流与所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流相匹配。
3
、使设备免受大的电动力和发热的影响。
对
I
K
的限制的程度,取决于限制措施的费用与技术上的受益程
度二者之间的比较结果。
各种限流措施,其实质都可归结为增大电源至短路点的
等效电抗。这些措施从设计着手并依靠正确的运行来实现
.
二、限制
I
K
的措施
(一)选择适当的主接线形式和运行方式
1
、大容量机组可采用单元接线。
2
、降压变压所中,可采用在变压器低压侧分列运行,即“母
线
硬分段”。(双母线接线中母联
QF
断开,进出线分别接于两
组
母线,双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运行,此方式在变电站称为硬母
线分段,可减少短路电流。)
3
、对具有双回供电线路,在负荷允许的条件下按单回运行。
4
、对环形电网,可在环网中穿越功率最小处开环运行。
上述方法其实质是:增大系统阻抗,以达到限制
I
K
的目的,
但这样会降低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同时,系统线损也相应
增大。
.
(二)加装限流电抗器
1
、加装普通电抗器
根据电抗器的安装地点和作用可分为:母线电抗器和出
线电抗器两种。
(
1
)线路电抗器
主要用来限制电缆馈线回路中的短路电流。由于电缆的
电抗小,且分布电容大,即便在电缆馈线末端发生短路故
障,也和在机压母线上发生短路相差不多,为了选择轻型
QF
,同时馈线的电缆不致因短路电流而加大截面,常在出线
侧加装电抗器。如下图所示,
L2
,它只能在电抗器后,如
K3
点短路才有限制
I
K
的作用。
.
K3
L2
QF
K2
W
L1
K1
G1
G2
电抗器的接法接线
.
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
:
①限制
I
K
,选择轻型
QF
。
②故障时,维持母线残压(
≥
65%
)
缺点
:
①正常运行时有电压损耗和功率损耗,因此,其百
分电抗值通常为(
3-6
)
%
。
②使配电装置构造复杂。
.
(
2
)母线电抗器
装在母线分段的地方(如上图中
L1
),其目的
是让发电机出口
QF
、变压器低压侧
QF
、母联及分段
QF
都按各自回路额定电流来选择,不因
I
K
过大而升
级,无论厂内(
K1
或
K2
)或厂外(
K3
)短路,
L1
均
能起作用,但主要是限制厂内短路电流
I
K
。
.
L1
电抗器的额定电流:通常按母线上因事故
切除最大一台发电机时可能通过电抗器的电
流来选择,(一般取母线上因事故切除最大
容量发电机的额定电流的
50-80%
)。电抗
百
分数:取
8-12%
.
2
、加装分裂电抗器
它在结构上与普通电抗器相似,只是中心有一个抽头【如下
图所示】,但它的限流效果比普通电抗器要好,并且要多供一
倍的出线,故被广泛采用。如图
(a)
所示
,中间抽头
3
一般接电
源,两个支路
1
、
2
连接大致相等的两组负荷。
3
3
3
-
fx
L
+
(
1
f
)
x
L
1
(b)
等值电路
(
1
+
f
)
x
L
2
(
1
-
f
)
x
L
1
I
2
(
1
-
f
)
x
L
1
(
a
)分裂电抗器接线图
2
(c)
正常运行时等值电路
分裂电抗器等值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