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冬季养生粥汤谱
  冬季养生粥汤谱
  冬令进补应顺应自然,注意养阳,以滋补为主。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的原则,在膳食中应多吃温性、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物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选食:粳米、籼米、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谷豆类;韭菜、香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鸡肉及鳝鱼、鲤鱼、鲢鱼、带鱼、虾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萝、荔枝、桂圆等水果。
  想健康,多喝汤。尤其在秋冬季节,各种汤成了不可缺少的美味。汤的种类不同,作用也各异,天津营养学会理事长付金如向大家介绍了几种冬天常喝汤的养生功效。
  排骨汤抗衰老。排骨除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外,还含有大量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可为幼儿和老人提供钙质。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尤其是50-59岁的人,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强壮骨骼,减少身体老化速度。在排骨汤中加入冬瓜、海带或者莲藕,还能起到清热、补气的作用。体虚力乏,腰酸腿疼的人尤其适合。 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老母鸡汤有很好的补虚功效。它能缓解感冒的症状以及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秋冬季多喝些鸡汤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将流感病毒拒之门外。但鸡汤有温补作用,有炎症的人要少喝。
  鱼汤健脾开胃。鱼有健脾开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将它和冬瓜、葱白煮汤服食,可以减轻水肿。鱼汤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还能缓解压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导致的皱纹。 猪蹄汤养气血。猪蹄性平味甘,入脾、胃、肾经,能强健腰腿、补血润燥、填肾益精。加入一些花生和猪蹄煲汤,尤其适合女性,民间还用于妇女产后阴血不足、乳汁缺少
  冬季养生粥谱
  
  冬季食粥,既可保健养生御寒保暖,又有治病之功。煮粥最好用大米,大米性味甘平,有调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之功效,而其他如小米、糜子米、薏仁米都是性味甘、微寒,所以冬季尤宜食大米。最适宜冬季进补的粥有以下几种:
  
  【腊八粥】大米200g,红小豆100g,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干、松子各50g,砂糖300g,加水煮成粥。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豆子中含有很多优质植物蛋白,干果则浓缩了鮮果中的营养物质,坚果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胡萝卜粥】大米100g,加入适量水煮沸后,加入刮去表皮、洗净的胡萝卜丁200g,改文火煮成粥。此粥既有健脾养胃的功效,又有降压、强心的作用。
  
  【芝麻粥】将芝麻10g炒出香味,将大米50g洗净加水煮成粥加入芝麻,调入蜂蜜或食盐,即可食用。芝麻分为黑、白两种,黑芝麻可补肾、强筋骨;白芝麻有利肠、补肺气的作用。
  
  【山药粥】去皮山药50g,大米50g,蜂蜜、食用油适量。将山药切成小块用油炒过加入蜂蜜;将大米熬成粥,加入炒过的山药再煮开,即可食用。此粥有补肾益精、滋养血脉的功能。
  
  【人参粥】人参3g,放入沙锅内,加水文火慢煮20分钟,再加大米100g煮成粥,调入适量蜂蜜或冰糖即可。此粥对病后体虚、畏寒食滞、便溏泄漏者有食疗作用。常食此粥对心肌营养不良、动脉硬化及心绞痛、心律失常等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栗子粥】生栗子50g,用高压锅(少放水)煮熟,去皮、捣碎,放入大米50g,加水煮成粥,再加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此粥可补肾,对因肾气不足而引起的腰膝酸软和疼痛病症等有食疗作用。
  
  【核桃粥】核桃肉50g捣碎,大米100g加水煮粥吃,具有温补精髓的作用。核桃肉热量高,富含亚油酸,有养血、养胃健脾、壮腰补肾功效,适合肾虚胃寒、腰膝酸软无力者食用。对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有食疗作用。
  
  【羊肉粥】选瘦羊肉250g,洗净,切成肉丁,与1个萝卜同炖,去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大米150g,加水煮成粥。羊肉性温热,系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冬季常吃羊肉粥,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益肾强阳。最适宜于贫血、慢性胃炎及虚寒症患者食用。
  【百合粥】大米100g,百合50g,加适量水煮成粥,调入白糖(糖尿病患者可放甜味剂)即成。此粥有滋阴液、养心肺、安神止咳的功效。
  
  【杏仁粥】杏仁(去皮)20个左右,大米50g,白糖或食盐少许。将大米洗净煮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加少许白糖或食盐。杏仁可止咳定喘、祛痰润燥。
  
  【牛肚大米粥】牛肚200g,大米50g,食盐少许。将牛肚用盐搓洗干净,切丁,与洗净大米加水同煮成烂粥。为小儿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食疗佳品。
  
  【梨粥】鸭梨3个,洗净去皮、去核并切块。加适量水煮半小时,将大米50g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