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对话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doc.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对话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doc.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6/5/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对话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对话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摘要: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是两个不同的经济学范式。本文主要对话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理论差异及其在中国的视界交融, 并提出中国实现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视界交融的具体途径。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中国从理论角度出发,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体系是相互对立的, 然而中国拥有相当复杂的历史环境, 需同时面对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问题, 于是二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又是彼此统一的。因此, 中国应重视创新经济学方法论实现与时俱进。一、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在基本理论视角下的异质性(一)在理论内涵方面存在差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开始就是以现实为基础构建出来的,实现对认识论、逻辑学及辩证法的统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实质上描述现象的, 只重视体现一系列经济事件及现象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的线性关系, 对于隐藏在经济事件及现象背后的深层次规律并没能揭示出来。西方经济学认为人仅仅是一台机器, 他们精于计算, 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利益最大化[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中的, 它统一了理论跟现实, 不仅具备完整的逻辑性, 还为理论基础的建立提供客观经济世界的规律,把人的本质规律深刻揭示出来; 现代西方经济学大胆提出理性经济人假设的目的仅仅是为构建理论体系提供条件, 忽略了逻辑的现实性这一前提, 是资本主义实现无线增值逻辑链条的必要组成之一。(二)在理论诉求方面存在差异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的根本理论诉求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初的社会形态就是完全自然发生的,是人的依赖关系。如此, 人只能在孤立的地点、狭窄的范围发展自己的生产能力。人拥有的第二大形态就是在依赖物的基础之上变得独立,并逐渐形成物质交换关系、多方需求关系、全面关系, 且越来越普遍, 构成了能力和体系。人具备的第三大形态是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 产生跟人共同的社会生产关系能力, 是人们获取社会财富的基础。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抽象出一个理性经济人的概念, 仅仅为构建经济学的逻辑体系提供一个假设性的前提,是非现实性的。二、现代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的视界交融(一)必要性前提―中国现实社会的时空结构中国现实社会时空结构的发展状态呈现出多维性、不均衡性,为找寻经济分析范式提供切入点[2] 。我国改革开放持续三十多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之出现的还有一些结构性的社会问题,并越来越严峻, 包括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一系列问题并不是照搬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方法论就能解决的, 也不是照搬现代西方经济的方法论能解决的, 只有批判性地结合两者的优点,形成一个凌驾于两者之上的经济理论,突破现有理论的束缚, 才能有效解决这些结构性的社会问题。于是,不管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都为它们的方法论在中国的视界交融创造必要性的前提。(二)现实性基础―中国现实社会时空结构下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在当下社会时空结构里,中国拥有的所有社会形态纬度均被压缩在同一个时空结构中, 包括传统性、现代性、未来性等, 致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