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docx

格式:docx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docx

上传人:119060444 2016/5/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案例分析患者男性, 12 岁,诉 1 天前因眼部瘙痒自行到药店买滴眼液,今日晨起时发现鼻两侧皮肤带状红斑, 有瘙痒症状, 无其它不适。查体: 沿双眼内侧向下到下颌处可见境界清楚的红斑,未见水疱。 1 、你的诊断是什么? 2 、该疾病的治疗原则? 答案: 1、接触性皮炎 2.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原则: 寻找病因, 脱离接触物, 积极对症处理。(此病为眼药水引起,避免接触)全身治疗:视病情轻重,采用抗组***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可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的治疗原则处理。急性期:红肿明显选用炉甘石洗剂外搽,渗出多时用 3% 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 有少量渗出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 氧化锌油; 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莫匹罗星。慢性期:选用软膏。案例分析患者女, 40 岁,因“全身皮肤弥漫性红肿伴大量脱屑 2周”入院。患者 2 周出现躯干、头面部、四肢散在性红斑, 红斑渐扩大、融合并扩展至全身, 自觉轻度瘙痒, 后很快于红斑部位出现弥漫性肿胀, 继之全身弥漫性脱屑, 量多呈糠秕样, 伴唇部、眼睑粘膜糜烂。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体温维持在 38~ 39℃。患者癫痫多年,约 1个月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癫痫控制尚好,一直未予停药。入院体检: 体温 ℃, 专科检查可见头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红肿, 上附大量糠秕样鳞屑,手足部脱屑明显,呈手套、袜套样,眼睑、唇粘膜轻度糜烂,有脓痂附着。试分析该病例诊断、诊断依据,处理原则。答:患者诊断应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诊断依据: 1 用药史; 2 有一定的潜伏期( 2周),3 皮损弥漫对称,在弥漫潮红的基础上出现大量脱屑,符合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 1 立刻停用卡马西平,若癫痫发作不频繁可考虑暂时不用抗癫痫药, 2 给糖皮质激素治疗, 3 输液或大量饮水,加速药物排泄, 4 加强口腔、眼部等护理,预防感染,注意隔离消毒, 一般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如有感染证据时, 可选用致敏性弱的抗生素 5 对症支持治疗。案例分析某男, 27 岁。因“反复足部红斑、脱屑、痒 5 年,再发并累及腹股沟一月”来诊。 5 年前于双足部出现红斑、脱屑、痒,自行购“癣药”外用, 3 天症状缓解,即停药。 5 年来,反复发作,均自行购“癣药”外擦治疗,时间 3天—5 天。自觉穿闷脚的鞋或天热时, 症状易反复。近一月来, 左侧腹股沟亦出现类似症状, 自外擦“癣药”2天, 不能缓解, 又外擦“皮炎平”。开始时皮损和痒有缓解,但随后皮损范围扩大,累及右侧腹股沟,痒加重, 来诊。查: 双足跖、足趾间、足侧沿见红斑、角化过度、脱屑, 双侧腹股沟见弧型分布的红斑、丘疹,有苔藓化改变。请分析病情并给予诊断。答:诊断:足癣、股癣。依据: 1 、初发于足部,表现为:红斑、脱屑、痒,在穿闷脚的鞋或天热时,症状易反复和加重;自购“癣药”外擦治疗,能缓解。每次外擦药在 3天—5 天;符合足癣的发病规律,外擦“癣药”有效,但疗程不够,故而在穿闷脚的鞋或天热时等适合皮肤癣菌生长条件时,症状反复和加重; 2 、近一月来,左侧腹股沟亦出现类似症状,自外擦“癣药”2 天,不能缓解,又外擦“皮炎平”,此药为糖皮质激素,有非特异抗炎作用,使:开始时皮损和痒有缓解, 但它可抑制人体的正常免疫, 使得真菌生长活跃, 导致随后皮损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