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医院保密工作整改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院保密工作整改报告.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12/28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院保密工作整改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院保密工作整改报告
记录本号:
*** ****** *医院
Centralpeople, shospitalof
不良事件管记录簿
使用科室:使用日期:年月日
至年日

*****医院
医疗安全事件上报管理制度
患者的安全是医院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医疗质量的核 心,全院职工都应以此为核心,为鼓励全院职工及时、主 动、方便地报告影响患者安全的隐患和潜在的风险,便于 管理人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避免类 似事件的发生,以实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缺陷, 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 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的要求, 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疗安全事件的定义
医疗安全事件是指临床诊疗活动中和医院运行过程中, 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并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
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医疗安全事件为两类:一类是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 医疗过程中未被阻止的差错或设备故障造成的伤害;另一 类是不可预防的不良事件,即正确的医疗行为造成的不可 预防的伤害。
二、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的意义
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可有效避免医疗差错与纠纷,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不良事件的全面报告,可以发现医院管理、安 全系统存在的不足,促进医院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提高医 院管理、安全系统的水平。
通过报告不良事件,在信息系统上的信息共享,可 以使全院职工在他人的失误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 辙。
三、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范围
护理意外: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 走失、误吸、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事件。
诊断或治疗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非正常死 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事件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
药物不良反应。。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
害。
严重院内感染事件。
四、医疗安全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
I级事件一一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 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II级事件 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
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III级事件一一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 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 全康复。
IV级事件一一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五、 医疗安全事件的分类与报告管理
按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的部门分类:医疗不良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药品管理与使用不良事件、血液管理不良 事件、检验检查不良事件等。
发生或者发现已导致或可能导致医疗事故的医疗安 全事件时,医务人员除了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害扩 大外,应立即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采取“归口上报, 统一管理”的方式,具体如下:
六、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原则
I级和II级事件属于强制性报告范畴,一旦发现必 需上报。:以激励为主、主动报告。
可报告本人、本科室的,也可报告他人、其他科室 的。。
保密原则:上报的个人、科室无法看到其他个人、 科室的上报信息。
公开性:医疗安全信息在院内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公 开和公示,分享医疗安全信息及其分析结果,用于医院和 科室的质量持续改进。公开的内容仅限于事例的本身信息, 不涉及报告人和被报告人的个人信息。七、报告时限
1. 11/III/IV级不良事件48小时内填《不良事件上报 表》通过H IS系统网络直报。2 . I级或紧急不良事件可 口头报告,并在24小时内填《不良事件上报表》通过HIS 系统网络直报。
。 医疗安全事件上报处理流程 制度或流程改进奖惩建议 医院安全知识培训 第一章安全工作总则
一、 为确保医院人员、物资、财产和医院管理安全, 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有关安全工作法规制 度,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汇编。
二、 安全工作是医院全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 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落实到各科室、各岗位、各人员及 各项工作之中。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要十分重视安全工作,不得有任何的麻痹绕幸心理和疏忽 尼、O
三、 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在思想上、 认识上筑牢安全防线,筑起安全预防坝堤;在物质上、技 术上打牢安全防范基础,提供安全预防保障;在人力上、 精力上投入安全预防力量、提高安全预防警觉;在制度上、 措施上健全安全工作规范、建立安全工作机制。
四、 大力推行安全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安全工作 的目标分解到科、到人,将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头, 建立全方位、全时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