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城市地理学课程总结.doc.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地理学课程总结.doc.doc

上传人:755273190 2016/5/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地理学课程总结.doc.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类课程) 课程论文报告课程名称: 城市地理学课程论文题目: 地理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姓名: 李柄爵院系: 规划系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年级: 2010 级学号: 2010026145 地理区位对楚雄市发展的影响地理区位与地理位置有着密切联系但存在差别。地理位置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交通影响和区位影响。对于我国城市发展的状况可看出, 沿海一带的城市相比较内地的城市而言经济更为发达, 例如上海, 位于长江的入海口, 又是一个很好的海港, 水运的便利对其交通运输提供很好的有利条件, 使整个长江流域成为其经济流通的经济链,使其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很大促进。楚雄州地处康滇地轴南段的偏西一方,跨东经 100 ° 43′~ 102 ° 30′,北纬 24° 13′~ 26° 30′之间,属云贵高原西部, 滇中高原的主体部位。东靠昆明市, 西接大理白族自治州, 南连思茅地区和玉溪市, 北临四川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 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地区相望。州境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东西最大横距 175 公里, 南北最大纵距 公里。境内多山, 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 90% 以上, 其间山峦叠嶂, 诸峰环拱, 谷地错落, 溪河纵横, 素有“九分山水一分坝”之称。乌蒙山虎踞东部, 哀牢山盘亘西南, 百草岭雄峙西北, 构成三山鼎立之势; 金沙江、元江两大水系以州境中部为分水岭各奔南北, 形成二水分流之态。州境最高点为大姚县白草岭主峰帽台山,海拔 3657 米;最低点在双柏县南端的三江口, 海拔 556 米。州府所在地鹿城海拔 1773 米,大致为全州坝区的一般海拔高度。在群山环抱之间,有 104 个面积在 1 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 坝子) 星罗棋布,形成州内一个个规模不同、独具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区位因子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区位论从空间或地域方面定量地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主要是其中的经济现象。区位因子对在地理空间上以不同的结构影响或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六方面: (一) 自然因子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产业区位的影响具体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遍性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如大气、土地和在地表上各处都能找到的那部分原料, 这类因子对产业区位的影响不大。另一类是局地性自然条件和资源,这是由于地域差异而造成的。如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而形成的特定气候区、土壤区和生物区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同地球内外营力组合有关的矿产分布; 受河流与地貌结合制约的水力资源等。某些局地性资源,在分布范围和数量上还是相当有限的,如我国热带橡胶的生产环境,某些矿种的分布和储量等。局地性自然因子对于产业区位有相当重要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及工厂的增加,楚雄市的气候特征日益明显。通过楚雄市气象站资料和南华气象站的对比分析可看出,楚雄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情况。 1986 年以前楚雄城郊年平均温差在 1 一下,自 1986 年以后楚雄城郊年平均温差增加到 1 以上,从 1992 年开始楚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楚雄市城市进程加快。城市规模的增长及环境的改变, 使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从 1996 年之后年平均温差增加到两度以上。到 21 世纪初期出现了波动起伏的变化趋势。 0 1 2 3 1980198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