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硫化氢概述.docx

格式:docx   大小:31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硫化氢概述.docx

上传人:莫欺少年穷 2020/12/28 文件大小:3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硫化氢概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硫化氢概述
危险性类别: 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急性健康影响:】
食入: 基本不会通过该途径接触。
吸入: 低浓度,短时间接触可引起吸入刺激反应。
长时间,75ppm-700ppm左右浓度的硫化氢可引起流涎、恶心、呕吐、腹泻、眩晕、头疼、记忆力丧失、心悸、心律失常、肌肉痛性痉挛、精神错乱、神志丧失。
当吸入超过1000ppm硫化氢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眼睛接触: 气体使眼睛不适,吸收可引起伤害。
如,引起结膜炎,畏光、疼痛,高浓度接触可能出现视力模糊和角膜水泡。
皮肤接触: 本品液体会引起皮肤极度不适,可引起严重冻伤;气体对皮肤几乎没有影响。
慢性健康影响: 主要的是职业性接触,常见是长期低浓度吸入硫化氢,会引起头疼、疲倦、头晕、应激性和***降低。短时间高浓度接触本气体也可能引起上述症状。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害,特别对水生生活危害大。
燃爆危险: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高热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浓***、发烟***或其他强氧化剂会产生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本品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着火回燃。

急救措施:
食入: 引起唇、舌、口腔冻伤,立即使用清水清洗污染部位10-15分钟,最好浸入水中,不要涂擦。严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请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包扎。尽快就医。
吸入: 迅速离开现场,到空气新鲜处。给氧!静卧,保暖,如必要则进行人工呼吸。若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尽快就医。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如果发生冻伤,将冻伤部位浸泡于保持在38-42摄氏度的温水中复温。严禁使用热水或热辐射。使用清洁、干燥的敷料进行包扎。尽快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水彻底冲洗。就医。如佩戴隐形眼镜,应由专业人员取出。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物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温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温,容器内压境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扛溶性泡沫、干粉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 消防人员必须穿上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到上风区,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30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防护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集处理废水。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消除方法: 将残余气体或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使其通过Fecl3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收,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过程。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