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疱疹性咽峡炎.ppt

格式:ppt   大小:1,21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疱疹性咽峡炎.ppt

上传人:2623466021 2020/12/29 文件大小:1.1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疱疹性咽峡炎.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定义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定义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的发热和喉痛,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型(1~2周)。
发病机制
传播途径: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及用物,飞沫传播等
传染源:阴性感染者和无病症的带病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易感人群:4岁以下年龄发病最高
症状体征
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其周围绕以1~5mm的红晕为特征性的病变。皮损常现于扁桃体前柱、软腭区缘和腭垂。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预后良好。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共性
共性:病因都是感染肠道病毒
  发热、口腔溃疡、身上起疱疹、因为吃东西疼而拒食……这些都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患儿的病状。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病原一致,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可能致病的肠道病毒有柯萨奇病毒A组4型、5型、9型、16型以及B组2型、5型,EV71(肠道病毒71)型等等。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区别 手足口病重症几率高
  从症状表现来看,手足口病可能在手心、脚心、口腔、臀部、膝关节皮肤等部位长疱疹,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在咽峡部长疱疹,但它们在临床上也可以同时发生。
  尽管两者都为可自行恢复的疾病,致病因一致,但两者引发重症的几率却差别很大。
  手足口重症可引发脑干脑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汹涌病情,死亡率很高。现在,引起重症的主要为EV71病毒感染,而柯萨奇病毒引发的重症、并发症要比EV71病毒低。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区别
临床上还观察到,手足口病引发患儿抽风等神经系统症状的案例较多,而单纯的疱疹性咽峡炎,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则引起抽风等重症症状的几率要低很多。
病史简介
患儿陈君昊,男,,发热4-5天伴口腔疱疹2天。患儿于8月15日肌注“百白破疫苗”后发现发热,无咳嗽、流涕。8月17日来我院门诊就诊,℃,纳奶好,咽峡部可见2-3枚疱疹,给予“头孢克洛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复方锌布颗粒”口服。8月19日热退复升,纳欠佳 ,拟“疱疹性咽峡炎”收住院。病程中患儿纳欠佳,小便少,大便次数多,呈泡沫样。
病史简介
既往史:与本次疾病相关的病史:患儿8月15日肌注百白破疫苗
传染病史/传染病接触史:否认“麻疹、水痘、肝炎、结核”传染病及接触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手术外伤史:无特殊异样
系统性疾病简要回顾:否认疾病相关病史
个人史:出生史:孕足月剖腹产出生,出生体重2750g。否认产伤、窒息史。
病情简介
喂养史:喂养方式:混合喂养,加辅食时间:按时添加
生长发育史:正常,与同龄小儿相仿
接种疫苗史: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流脑、乙脑,其他:按计划免疫
家族史:无特殊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