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11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12/29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徽省“十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2001 年 12 月 31 日 皖政[2001] 115 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经过“八五”和“九五”的艰苦努力,全省综 合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初步改变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状况,取得了令人嘱 目的成就。“十五”是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起步阶段,继续加快交通运 输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木规划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五”计划的重要纟R成部分,是指导和纟R织“十五”全省综合交通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
(一)综合交通发展成绩显著
1、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运输能力大大增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和“九五” 期间,在国家宋观政策引导下,我省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加大地方政府投入,扩大银行 贷款规模,鼓励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使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以及组织公路企业境外上市 融资等多种途径,加快了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主要航道和机场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全省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大大增强,整体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交通运输条件极大改善,初 步扭转了交通运输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后局面。高速公路快速客运、铁路提速、长 江集装箱内支线班轮运输,成为“九五”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至2000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线路54019公里,为1978年的1. 73倍,比1995年增 加10348公里;综合交通网密度达到38. 75公里/百平方公里,较1978年增加16. 24 公里/百平方公里。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164公里,已建成13条干线和支线铁路。公 路通车里程4449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34公里(含一级公路),二级以上公路7081公 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7362公里,其屮三级以上航道695公里;港口泊位1424个,港口 年吞吐能力12837万吨,其中长江主要港口泊位137个、吞吐能力3635万吨。拥有6个 民航和联航机场,备类对外开放口岸9个。一个以合肥为屮心,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和长 江黄金水道为骨架,二级公路、航空线路和内河航道为干线的综合交通网正在形成。
2000年,全社会货运最44517力-吨,比1995年增加4055力-吨;货运周转量1076亿 吨公里,增加169亿吨公里;全社会旅客运输量62033 )3人,增加4152万人;旅客周转 量537亿人公里,增加154亿人公里;港口吞叶量7376 Ji吨,其屮,沿江主要港口吞吐 量2680力吨,集装箱吞吐量25000TEU (标准箱)。
2、 综合运输系统加快发展,运输结构进一步调整。经过多年努力,一是以长江主要港 口为屮转站的货物多式联运得到快速发展, 通道、非金属矿石运输通道和由长江与铁路组成的水泥运输通道、煤炭运输通道。其中,集 装箱运输在“九五”期间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二是以合肥为集散屮心,由铁路与公路、航 空与公路组成的客运通道运输能力和效率大幅度提高,通道延伸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系统 开始完善。在市场竞争和政府调控的双重作用下,旅客和货物依赖单一或特定运输方式的运 输结构有了较大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逐步得到发挥。2000年与1980年相比,铁路
在货运周转总量屮的比重由79. 3%降为57. 5%,公路由3. 4%提高为25. 5%,水运 由17. 3%下降为17. 0%,航空货运开始起步;铁路在旅客周转总量屮的比重由52. 4% 降为3& 0%,公路由40. 7%提高为5& 5%,水运由7. 0%降为0. 7%,航空客运周 转量已经超过水运,达到2. 8%。
3、 交通运输改革取得进展,适应市场能力增强。 通运输业逐步推进改革,交通投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运输企业经营机制发 生了深刻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主体、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 并成为支撑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索;全省大屮型和重点交通项目的建设全部 采用了项li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标投标制、质量监理制,建设管理逐步步入规范化 轨道;地方国有和集体运输企业普遍采取了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多种经济成份能够参与公 路和水路运输经营,个体和私营运输企业成为地方交通运输业的主力军。全省个体、私营运 输汽车已达15・66万辆、船舶12795艘(179万吨),分别占全省民用汽车、民用船舶总 量的40. 5%和49. 9% (52%)。通过改革,运输企业的市场经营意识加强,市场竞争机 制逐步形成,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运输服务范围继续扩大,广大用户可以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