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海尔裁员上万背后.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尔裁员上万背后.doc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20/12/30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尔裁员上万背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海尔裁员上万背后:用工难促机器人市场爆发
公司报道每日经济新闻[微博]郭荣村2014-06-24 00:31
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再过一些年,机器人会不会取代在座的各位呢?”6月18日,高工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在广州召开,一开场,高工机器人董事长张小飞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上述峰会召开前几天,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关于“裁员”的言论亦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张瑞敏称,,年底减少至7万人,裁员比例为18%,今年预计再裁掉1万人。
  据了解,海尔减员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务的智能化减少了用工数量。《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调查发现,不仅海尔,其他大型家电企业,比如美的、创维、格兰仕、格力、海信、志高和奥马等,也都在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或机器人。
  家电企业“标配”机器人
  据美的内部人士介绍,2010年公司家用空调事业部在各个车间广泛应用各类三轴、四轴机器人。2011年下半年,美的机器人应用进一步提速,家用空调事业部提出了“精品战略”,机器人能够更精确地对一些工序精心加工,保障产品质量,因此更大范围被使用。
  2012年,美的空调成立了专业的机器人设计加工团队,自主研发了电子、钣金加工装配机器人生产线。公司表示,今后在一些关键零部件组装、焊接和测试等方面,也将加大机器人应用范围。
  美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生产线机器人应用方面,目前美的家用空调注塑生产线共计投入近200台、总装成品下线100余台,其他电子、部装装配机器人近200台。
  除了家用空调事业部外,美的厨房电器事业部也有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或机器人生产线。
  创维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在去年提出了名为“311”的机器人战略,具体指“投资3000万元,节约1000人,建成1条自动化生产线”。公司制造总部“机器人战略”正式提上日程,并在制造总部范围内全面挖掘可以由机器设备代替人工作业的自动化项目。
  格兰仕的自动化程度亦较高,其中山基地南厂区的总装车间拥有26条生产线,冲压车间能实现从门网板、门体、外壳和腔体结构件等的自动化生产。
  除了上述企业,志高公关部部长黄通华以及奥马电器副总裁姚友军都向记者表示,公司有机器人设备。公开资料显示,格力、海信等一些家电也都在实施机器人战略。
  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能
  对于机器人的使用效果,家电公司几乎都持肯定态度。
  美的内部人士举例说,假如按照5万元/人的平均年工资计算,一台15万元的机器人3年即可收回成本,同时,机器人的应用使得品质稳定得到保障、均衡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经测算,2013年因自动化提升,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直接人工成本降低了800余万元。
  美的方面称,应用机器人的岗位,大大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稳定了生产过程、提高了生产精度,节约了人工成本。
  创维“311”工程项目共90项,涉及平板厂、机芯厂、模组厂、注塑厂、电源厂、元件厂,,在制造总部全面推广后可节省2142人。
  此外,创维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电源厂最先推进机器人应用。2012年共减少81人,占全厂人数的11%,全年生产效率同比提升31%,同时推行技术革新项目11项,专利2项,产生874万元经济效益。
  格兰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