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5/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为什么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不大于 1. 抗震设计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规定,结构构件的截面抗震验算应按下式进行设计: S<R /γ RE . (1) 其中γ re< 这是为什么?不宜采用Sγ RE<R 的表达方式, γ RE 是对构件承载力的修正,而不是对构件内力的修正。答:在抗震设计时采用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不大于 : 1) 地震动的特性地震是突发的作用,具有时间短、变化快的特点。由于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一般较静强度高,抗震设计中采用的材料强度设计值应高于静力作用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但设计规范为了使用方便,将这种动力作用转换为等效静力作用进行抗震设计,在抗震设计中仍采用静力设计时的材料强度设计值。为反映构件承载力的这一差异,抗震设计时须引入抗震调整系数对构件承载力进行调整。 2) 构件的目标可靠指标目前的结构设计是采用分项系数表达的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结构的抗震可靠度不完全同于静力载荷作用结构构件的可靠度问题。相对于 50 年设计基准期的建筑结构, 地震作用的重现期较长。对应于常遇地震、偶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来说,其统计意义上的重现期分别大致为 43a 、 72a 和 970a 左右。如果按照非抗震设计那样要求构件无论在何种水平的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势必会造成经济上的过大浪费,显得不太现实,也没有必要。在各种作用、材料性能和几何参数等基本变量确定之后,结构的可靠度决定于各分项系数的取值,既定的结构构件的可靠指标需要靠一定的分项系数来保证。我国现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遵群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具体采用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小震下进行强度验算,大震下进行变形验算,中震可修的目标认为是构造措施可以保证。因此可以对结构构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可靠度可适当进行降低,抗震设计时引入抗震调整系数也是为了反映这种设计思想。 3)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由于设计中所考虑的地震荷载是多年一遇、甚至是百年一遇或百年不遇的一种特殊荷载,它的作用很大,但持续时间很短,只不过是几秒钟。几十秒或几分钟。如果我们把结构设计成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