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doc

上传人:hxhcwq 2020/12/31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大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论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青少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未来的新兴力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青少年发展好与坏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所应该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篇一《...
青少年是我国社会经济未来的新兴力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青少年发展好与坏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整个社会所应该关注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探析青少年犯罪心理成因》
【摘要】心理学指出,人的行为是由一定的动机支配并推动的,而动机来源于人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不断上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青少年作为建设祖国的接班人,家庭,社会各方面都必须引起重视,应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概念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那么何谓"青少年",顾名思义就是青年和少年,在我国的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只对未成年做了阐释。那么在青少年犯罪学领域,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主要是指已满14周岁至未满25周岁的人触犯了刑事法律而应受到法律规定处罚的行为。按照法律规定,未满18周岁的人为未成年人,已满18周岁的人为成年人。故青少年犯罪既包括未成年人中的少年犯罪(已满14周岁至未满18周岁),也包括成年人中的犯罪(已满18周岁至未满25周岁)。
二、青少年犯罪特点剖析
根据青少年特定的年龄阶层,叛逆是形容这个时期最贴切的词。首先,青少年犯罪具有"突发性",就好比一颗不定时炸弹,我们并不清楚什么时间或者什么事物引起了某一犯罪者的好奇心继而产生了潜在犯罪的动机,于是他们采取过激的方式达到他们的目的,这种感情用事,不顾后果,肆意妄为的行为往往很单纯,并没有预谋,只是"想"然后就去"做"。他们盲目而冲动,受不了激怒,往往逞强好胜。这种突发性行为反映了青少年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有的仅仅是为了偷点钱去上网而***。
其次,青少年犯罪具有"合伙性",针对这个年龄段,并不是单一行动的个体,他们存在着胆小的心理,个人并不成事,因此这些青少年往往结伴壮大声势,在中小学门口实行恐吓***,他们往往醉翁之意不在于***到钱财而是那种气焰,觉得很自我,正因为此时青少年的心态十分的不稳定,因此很容易讲所谓的"义气"而盲目跟随。
然后,青少年犯罪的主体多是辍学在家,游逛在娱乐场所,游戏厅,台球厅等地,他们接受的教育水平低,不能有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大是大非并不能很好地抉择,也因此更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带入深渊。所以,青少年犯罪具有普遍"文化水平低"的特点。
再次,青少年犯罪动机单纯化,很多青少年犯罪往往就是单纯的受到电视作品的影响,例如:古惑仔系列,他们只片面看到一些场面,每天打打杀杀的日子以及让人崇拜和受瞩目,他们觉得那样的日子很"风光",很"精彩",在电视作品的影响下,他们在没有钱打游戏的时候便想到模仿影视去偷去抢去***。
最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也多样化。青少年乐于在物质上的享受,他们的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