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七律——游合肥包河公园.docx

格式:docx   大小:3,19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律——游合肥包河公园.docx

上传人:陈潇睡不醒 2021/1/2 文件大小:3.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律——游合肥包河公园.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七律——游合肥包河公园
黎云昆
昨夜春风初度园,红梅怒放腊梅残①。
黑脊鱼②戏无丝耦③,六角亭④汲廉耻泉⑤。
孝肃祠⑥前荫古木,清风阁⑦上有青天。
玉带桥⑧头歌舞地,探戈⑨一曲正翩翩。
 
注释:
①红梅怒放腊梅残:今年春来较迟,前日积雪尚有未化者,故腊梅与红梅同时开放,亦为包河公园一奇观。见图一、二。
②黑脊鱼:包河中的一种鲫鱼,因其脊背是黑色的,当地人以此象征铁面包公,故称之为包公鱼。
③无丝耦:包河中的一种莲藕,切开后无藕断丝连现象,故名。无丝与“无私”同音,故无丝耦象征包拯判案大公无私。
④六角亭:包公祠旁的一座六角攒尖亭。见图三。
⑤廉耻泉:六角亭内一口名为“廉泉”的古井。廉泉井为包公生前所挖。相传廉泉井水,清官喝了无事,而赃官喝了头痛。李鸿章侄孙李国蘅撰写了一篇《香花墩井亭记》,文中写道:闻昔有太守来谒祠,启开汲饮,忽头痛,复堙(堵塞之意)如故。是说也,余窃疑。命从人开井汲泉,煮茗自饮,味寒而香烈,饮毕无异,目而笑谓诸曰:井为廉泉,不廉者饮此头痛欤!”见图四。
⑥孝肃祠:即包孝肃公祠,也称包公祠,位于包河公园内的香花墩上。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 “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 见图五。
⑧清风阁:位于合肥包河南岸,共九层,高42米。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而建。见图六。
⑨玉带桥:横跨包河的石桥,形制与颐和园的玉带桥相仿。
⑩探戈:带有拉丁特色的双人舞蹈,源于非洲,后流行于阿根廷,现传遍全世界。
图一:红梅5989
图二:腊梅6021
图三:六角亭6026
图四:廉泉
图五:包公祠6011
图六:清风阁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