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灯笼》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四课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吴伯箫的《灯笼》,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理念。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重点难点
五、教法学法
六、教学流程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于散文是有的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的,因为刚学了的《安塞腰鼓》就是一篇散文。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越来越不爱大声朗读了,这就让体会文本的语言成了个难点。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更进一步的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时也能更好地通过朗读去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a、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
b、感知文章内容,品味灯笼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a、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深沉而丰富的语言。
b、感知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过程与方法
深入诵读课文,运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掌握生字词,如:争讼,斡旋、熙熙然等字词。熟读课文。去感知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体会作者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希望通过感知课文内容,品味灯笼的含义,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深沉而丰富的语言。
教学设计
认真读课文,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人和事。
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周国年1031
2、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3、读3-10自然段,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又怎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