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校保健
第一章 健康促进
学习目标
掌握健康的概念
熟悉健康与健康促进的基本内容
掌握健康促进设计及实施的技能
第一节 健康与健康促进概念
一、 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规定:“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及其体质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也就是说,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反应适度
心理行为特点和年龄相符
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
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
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二、健康标志
,对繁重工作和日常生活不感过分紧张疲劳。
、积极,勇于承担责任。
,睡眠好。
,适应环境能力良好。
。
,身体匀称。
,眼睛明亮。
,无龋齿,不疼痛,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无头屑。
,皮肤富有弹性。
新健康标准
WHO提出简化的健康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
“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
“五快”(肌体健康)
:有良好食欲,不挑剔食物,很快吃完一顿饭。
: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精神健康)
。
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
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充满热情。
健康未来含义
健康是人类对面临的生物、生理、心理的和社会刺激因素的连续的适应。
健康内涵随现代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其认识必将更为确切,更符合其内在规律。
三、   疾病的含义
生物医学模式:
疾病是有机体自我调节机制发生障碍,或因生物、理化因素带来的损害,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对疾病不能作出圆满的解释,也不能全面、完整地阐明疾病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