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风湿病发展史
风湿免疫病学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内科学中却是最年轻的一个专业学科。我国风湿免疫病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59年国家选派医生赴前苏联学习,但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国的风湿免疫病学在1960至1980年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医学事业出现了快速发展,风湿免疫病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风湿免疫病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她是一个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学科。
20年前《风湿性疾病概要(第八版)》中文翻译版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每名医学生或年轻临床医生,一旦与风湿病学相接触,他的目光会自然地扩大起来,似是必然的结果。”这是因为内科的各个亚专科,主要是按照解剖系统划分,唯独风湿免疫科是一个贯穿各个专科的学科。这种学科的特点,培养了风湿免疫科医生既要熟悉各个专科的知识,又要学会横贯各个专科的思维,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疾病。因此,年轻的内科医生如果接受了风湿免疫科的培训,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即使典型的风湿免疫病,又由于累及多个系统和脏器,临床表现复杂,常常被各个专科延误诊断。即使明确诊断,一个多系统受累的疾病,如果瓜分到各个专科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往往难以获得理想的疗效。因此,作为一家综合性的医院,如果没有风湿免疫科,将会是一个不全面的医院,将难以胜任疑难风湿免疫病的诊治。
由于长期以来,各地拥有风湿免疫科的医院甚少,风湿免疫科医生的数量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许多风湿免疫病的病人到了正规大医院,找不到专科医生,得不到正规的抗风湿治疗,只好流落到江湖游医之处,导致钱财被骗和延误病情。我们有些医生喜欢抱怨患者的素质低,不信科学信游医。可是我们应该看到,多数基层医院还没有建立风湿免疫科,有风湿免疫科的医院屈指可数,风湿免疫科医生的数量也是非常之少。风湿病人反复跑了大大小小的正规医院,还找不到专科医生,还得不到正规的治疗。
风湿病的概念
风湿病是以皮肤、关节、血管、及多系统损害为主伴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
风湿病分类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 、系 统性血管炎
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椎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性关节炎、 Reiter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
退行性变 骨性关节炎
晶体沉着 痛风、假性痛风
感染相关性 风湿热等
其他纤维肌痛等
主要风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
患病率(%)
患病人数(百万)
类风关
3600
SLE
700
1万5千
干燥综合症
7700
强直性脊柱炎
3000
骨性关节炎
10(>45岁)
5000
风湿病的共同特点
1. 反复发作
2. 全身症状:发热、皮疹、关节肿痛、关节炎、淋巴结肿大
3. 多系统损害:免疫、心、肺、肾、消化、血液、骨关节等
4. 血清学检查:多种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等
风湿病的相关学科-疑难病中心
消化
皮肤
肾科
血液
眼科
口腔
急诊
呼吸
耳鼻喉
风湿病
心血管
骨科
妇产科
易误诊的风湿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皮疹 ——皮肤科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 —— 血液,急诊
溶血性贫血
血尿、蛋白尿 ——肾内
抽搐癫痫昏迷 ——神经内科、急诊
黄疸腹痛腹泻 ——消化
干燥综合症 肝功能异常 ——消化、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