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fyyouxi23 2021/1/3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高等职业教育基础知识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答: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一种高等教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明确规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按照职业分类,根据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更强调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应用性、适应性和开放性。
3、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
(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基于职业分析,根据职业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灵活设置专业。
(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更加讲效,减少相关课程容重叠,注重改造重组,侧重实用,适当减少理论教学。
(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专业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计算机应用,英语和人文等综合素质教育为支柱。
(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
(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
(7)建立以就业率、就业质量、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多元投入、优胜劣汰的产学合作机制。
4、高职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高职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数以万计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包含哪些容?
答:(1)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基地建设;
(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切实加强领导,规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6、《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主要容是什么?
答:(1)坚持科学定位,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2)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3)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4)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5)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6)大力推进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学生自主创业;
(7)积极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两年制学制改革,加快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
(8)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制度;
(9)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
(10)充分认识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7、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主要容是什么?
答:【把握方向 适应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
(2)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任务。
(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涵。
(4)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予职业教育新要求。【协调发展 奠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以科学定位为立足点,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6)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
(7)以涵建设为着力点,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