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中心 张汉松
2019年11月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19)
修订背景和主要修订内容
主要内容
一、修订背景
二、适用范围
三、修订依据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一、修订背景
修订《规范》是当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
针对农村供水现状存在的供水规模偏小、供水保证率不高、净水设施不齐备、水质达标率偏低、运行管理薄弱等问题,亟需需进一步规范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促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规范已不适应当前行业发展需求,随着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水质标准提高,新《水污染防治法》的实施,水处理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需尽快修订相关内容。
修订《规范》可及时吸收先进、实用技术成果
近些年开展了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大水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一批村镇供水的研究成果,应及时吸收先进、实用技术。同时,修订《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是国家重大水专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技术标准化研究及规模化应用示范》课题的考核指标之一。
修订《规范》可进一步提高其针对性和指导性
针对目前村镇供水建设和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亟需补充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适宜水处理工艺和消毒技术、水质检测等内容,并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一定规模的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规范》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一、修订背景
本规范适用于县(市、区)城区以下镇(乡)、村(社区)等居民区及分散住户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验收以及运行管理。
二、适用范围
(1)《水利部关于水利技术标准制定和修订(2016-2018年)项目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16]118号)、《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国科[2014]371)要求,修订《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 ,并合并《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SL689-2013)、《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L688-2013)和《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相关内容。
其中,修订组认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SL559-2011)不应并入本规范。
(2)本标准为水利部行业标准,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14)的相关规定编制本规范。
(3)《规范》与GB5749、GB50013等标准相协调。
(4)吸收近年来研究示范应用成果,各地实践经验等。
三、修订依据
结合村镇供水工程现状及发展需求,本次修订主要以《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和《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为基础,同时合并了《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村镇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等标准中有关内容。
本次修订与2004年版本相比,整体架构进行了优化,章节结构有较大调整。修订后规范共14章387条(原12章292条)。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供水规划,集中供水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分散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一)总体修订情况
本次修订新增了净水工艺选择()、自动化监控与供水管理信息系统(11)章节;新增加了旋流气浮澄清池()、硝酸盐超标及高硬度水处理工艺(.7)、分散式供水工程水源保护()等有关内容。
完善了工程分类()、水处理相关技术参数(9)、水质检测指标和频次()、施工与验收(12)、集中供水工程运行管理(13)有关要求。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一)总体修订情况(续)
本标准中增加强制性条文2条:、。以黑体字标示,必须严格执行。
村镇生活饮用水管网,严禁与非生活饮用水管网连接。
水塔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一)总体修订情况(续)
四、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第1章 总则(共6条)
包括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分类、基本原则、引用标准等。
完善了工程分类:IV型和V型供水工程分界点由200m3/d修订为100m3/d(,参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338-2018)。
注:5万m3/d及以上按照城市供水相关标准执行
工程类型
I型
II型
III型
IV型
V型
供水规模w
(m3/d)
w≥10000
10000>w≥5000
5000>w≥1000
1000>w≥100
w <100
村镇集中供水工程按供水规模分类
200m3/d修订为100m3/d
(二) 条文修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