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安全部
2019年4月
目录
职业病危害的基本概念
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2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
3
前言
无论从事哪一种行业,职业健康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切身问题。
在工作中, 若不正确处理物料、设备及施工程序, 最终都会对员工及机构造成不良的影响, 如患上职业病、增加旷工率、降低生产力和保险费上升。
但只要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共同合作,正视职业健康努力做出改善,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2021/1/5
一、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1、何为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政府主管部门明文规定的职业病。
2013年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4部门联合印发《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该《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分为10类132种,包括: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如矽肺、煤工尘肺等19种)
二、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9种)
三、职业性眼病(如化学性眼部灼伤、白内障等3种)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如噪声聋、铬鼻病等4种)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如汞及其化合物中毒、氯气中毒等60种)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减压病等7种)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如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等11种)
八、职业性传染病(如炭疽、森林脑炎等5种)
九、职业性肿瘤 (如石棉所致肺癌、苯所致白血病等11种)
十、其他职业病 (如金属烟热、井下工人滑囊炎等3种)
3、为什么会得职业病?
职业病是人为的疾病,在劳动过程中有三个方面原因容易得职业病。
一是用人单位设立或提供的(劳动)作业场所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产生了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是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设置(使用)的作业方式不合理,不健康;
三是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行为,不懂得个人防护和自我健康保护。
4、何为职业禁忌证?
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5、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
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不流血的“渐进式死亡”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