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样品,图纸,其他
技术要求
三维产品图设计计计
模具结构分析,模流与温度场分析,3D初稿设计,模具排位,型腔滑块下料
模具设计,工艺要求及制造加工方式评审
评审后修改,优化模具结构,确认(评审人员签字)
型腔材质检测(材质报告)
型腔加工中心开粗 ,电极下料加工,模具总装图及零配件2D出图.
订做模胚,选用订做油缸,零配件,散件下料
冷却水道, 镶件孔,顶杆穿线孔及反面沉孔加工
型腔,镶件及滑块真空淬火
散件初加工(滑块座,压条,锁块,摩擦块,斜导柱,油缸支架,面板)
硬度检测,磨床六面角尺,材质取样
型芯加工中心精加工,电极检修,三座标尺寸检测
穿孔线割,火花加工
模具三座标尺寸检测,装配,抛光
散件热处理 (散件即:滑块座,压条,锁块,摩擦块,斜导柱)
散件精加工
散件检测入库, 订做模胚,零配件回厂检测
产品尺寸抛光后再检及模具总装,按评审总装要求检测
试 模并记录
产品检测OK
确 认
注塑模具开发流程
*
注塑模具开发流程和加工工艺
*
(注塑模具)制作过程主要有
接受任务
模具设计
模具制造
加工工序表
模具检验及试模
改模及修模
模具保养
一、接受任务
塑胶模具的制作首先是由客戶工程人員提供产品图纸给到模具制造商,制造商通过成型塑料制作的任务要求,收集、分析、消化产品资料的过程,就是接受任务。
*
注塑模具开发流程和加工工艺
*
二、模具设计
胶件排位是指据客户要求,将所需的一种或多种胶件按合理注塑工艺、模具结构进行排列。胶件排位与模具结构、塑胶工艺性相辅相成,并直接影响着后期的注塑工艺,排位时必需考虑相应的模具结构,在满足模具结构的条件下调整排位。
从注塑工艺角度排位需考虑以下几点:
a,流道长度
b,流道废料
c,胶口位置
d,进浇平衡
e,型腔压力平衡
从模具结构角度需考虑一下几点 :
a,滿足封胶要求
b,满足模具结构空间要求
行位,斜顶等空间要求,模具结构件是否足夠強度,多个运动件是否干涉,司筒位置要避开顶棍孔位置等。
c,充分考虑螺钉、冷却水及顶出装置
排位需注意螺丝、顶针油封及冷却水孔的影响。
d,模具长宽比例是否协调
模具尽量紧凑,长宽比例适当,同時要考虑注射机安裝要求。
*
注塑模具开发流程和加工工艺
*
模具结构是由注射机类型和胶件特点所决定。设计时着重从以下方面考虑:
(1)注塑机的技术规格 (2)塑胶的工艺性能
(3)浇注系统,包括流道、浇口等 (4)成型零部件
(5)常用结构零部件 (6)行位机构
(7)顶出机构 (8)模具温度控制
(9)排气 (10)模具材料
模具设计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理结构形式,满足模具成形目的。
模具零件按其作用可分为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成形零件是指直接参与形成型腔空间的结构件,如凹模(型腔)、凸模(型芯)、镶件、行位等;结构零件是指用于安装、定位、导向、顶出以及成形时完成各种动作的零件,如定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