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1 前言本质安全管理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 PDCA 管理为模式, 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体系主要由“风险管理、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五大部分构成。同时依据《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编制了“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和《管理制度汇编》。《管理手册》: 明确了管理方针、目标, 描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展示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框架,明确了矿内各层次不同单位、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适合矿井高、中层管理人员使用。《程序文件》: 共分为五大部分( 风险预控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系统安全要素管理和辅助管理), 包含 44 个管理程序, 各项管理程序以 PDC A 的方法和思路建立,规定了相应过程控制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控制内容、方法和步骤, 符合实际运作的要求, 保证了各个过程功能的实现。《程序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适合各级相关单位( 部门)、岗位和人员对各项事务的管理和运行控制。《考核评分标准》:5 大部分, 24 个系统, 63 个元素, 323 个考核指标, 是检验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效果、判别煤矿是否达到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的综合性评价标准。《风险管理手册》: 包含风险概述、工作任务风险管理、煤矿系统评估、煤矿重大危险源评估、危险源监测、预警、控制、升降级管理等内容。主要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和事故机理分析法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确定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共包括 7 个单位/ 部门, 148 个管理对象。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管理对象,明确相应的责任人、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控制, 实现对人、机、环、管危险源的风险预控, 预防事故的发生。《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 第一部分是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 通过对生产作业中员工可能出现的主要不安全行为(包括综采工作面、综掘工作面、皮带运输、机电检修、辅助运输、一通三防、外委施工爆破、其它类 8 大部分)进行辨识,将辨识出的 174 种不安全行为按照行为痕迹、频次、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分析其发生的原因, 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2 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细化了行为纠正、奖罚考核等全过程管理。第二部分是员工岗位规范, 包含大洪沟煤矿各岗位的通用安全行为规范和具体的 117 个岗位规范, 明确各岗位安全要点、职责范围和岗位标准等内容,用以指导规范员工的安全作业行为。《管理制度汇编》:共包括有关安全管理的个制度,涵盖风险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激励与约束管理及辅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是矿井安全管理合法有序地运作及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适用于矿井的各级管理人员及广大员工使用。本安体系文件编写组 2009 年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3 目录大洪沟煤矿简介...................................................................................... 4 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方针.......................................................................... 6 大洪沟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7 1 管理组织机构................................................................................................. 8 2 本质安全管理机构、权限与职责................................................................ 9 3 体系范围....................................................................................................... 15 4 术语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