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胸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胸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上传人:rovend 2021/1/7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胸腰椎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截瘫;围手术期;护理
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给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残废,椎板切除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可靠而有效的方法[12]。我科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共行50例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重视围手术期护理,50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19~65岁。均为胸腰椎骨折合并截瘫,完全性截瘫7例,不完全性截瘫43例。7例双下肢肌力0级,31例双下肢肌力Ⅰ~Ⅱ级,12例双下肢肌力Ⅲ~Ⅳ级。
护理方法
术前护理 术前病人护理诊断大都有焦虑、恐惧心理,应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从不同角度讲解手术方式和术中麻醉情况,以及术后的康复知识,使病人在心理上有充分准备,能够配合手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胸腰椎骨折病人往往合并有其它内脏器的损伤,术前应认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评估有无腹痛,皮肤颜色及肢体温度改变,评估尿量、尿色,以掌握病情变化。需对神经损伤情况全面了解,并鼓励病人多做深呼吸运动,预防术后的肺部感染,防止感冒。
术后护理 病人术后应保持正确体位,观察双下肢功能及血运情况。正确卧位,利于减轻切口张力,促进愈合,减轻疼痛,便于肢体活动。患者术后应保持脊柱水平平卧于板床上,术后24 h严密观察双下肢神经功能、远端血运情况,如肢端颜色、温度、感觉、足背动脉搏动及背伸、跖屈运动。通过观察护理,及时发现肢体血运及神经功能障碍。该种手术伤口渗血渗液较多,术后必须行伤口持续负压引流,应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避免伤口内积液、积血致切口感染,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流速,24 h超过200 mL者,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一般术后24~48 h,引流量少于50 mL且色淡即可拔管。
2 结果
本组21例病人双下肢肌力由原来的Ⅰ~Ⅱ级恢复到Ⅲ~Ⅳ级,病人能部分生活自理,9例双下肢肌力由原来的Ⅲ~Ⅳ级恢复到Ⅳ~Ⅴ级,病人能完全自理,并能重返社会,重返工作岗位,4例双下肢肌力由原来的0级恢复到Ⅰ~Ⅱ级,出院时病人 能使用轮椅。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2下一页



下一篇:10年中医英译的研究回顾




3 讨论
因胸腰椎骨折病人术后要求制动,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预防褥疮的发生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常规给病人睡气垫床,术后6 h开始更换卧位,做到勤观察、勤按摩、定时更换体位。神经受损者大小便训练是康复的一个重要项目,受伤后病人往往无法自解小便,应留置导尿管。对神经性膀胱痉挛者,让病人定时定量喝水,使膀胱蓄尿,定时松开导尿管夹引流膀胱内尿液。对神经性松弛膀胱的训练,教病人定期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