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嵊州市绿道规划项目建议书.doc

格式:doc   大小:10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嵊州市绿道规划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1/8 文件大小:10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嵊州市绿道规划项目建议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嵊州市域绿道网总体规划
项目建议书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
1 保护嵊州市域生态
嵊州市四面环山,西北地势较高,中部到东南地势较低,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市的77%,剡溪以东有四明山脉,主峰海拔1096米,以西为会稽山脉,主峰山脉西白山,海拔1017米。嵊州市位于曹娥江流域上游,境内有澄潭江、长乐江、 嵊州市风光新昌江三大水系在城关以南汇合于剡溪,还有黄泽江在城关以下六公里处汇入剡溪,四大水系呈向心状分布,剡溪至三界以下汇入曹娥江。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shan四声)领先”之美誉的嵊州,原本就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绿道的规划建设,有助于增强生态空间的连通性,建立生态廊道的保护机制,使嵊州的生态网络安全格局更加完善。
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通过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能够融合城乡环境,有效地将各具特色的城乡环境进行有机联系,建立全新方式的交通廊道和生态廊道;能够密切城乡居民联系,通过绿道网能将城市居民的活动延伸到乡村,促进相互的沟通了解;能够促进服务产业培育,通过绿道延伸能够在一些城郊乡村和特色乡村推动餐饮、旅游、休闲等服务业的发展,解决就业、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从而进一步提高嵊州市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3 展示历史文化遗产
嵊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景如画,多佳山秀水,尤以剡溪为胜,自古就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之说。 “东晋十八高僧和十八名士或居或游”,王羲之徙居金庭,卒葬瀑布山;许询入剡,结庐济渡;戴逵隐居逵溪,终老剡地;谢灵运于剡溪口修营别业,作《山居赋》;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等都留下了
“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和“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咏剡名句;南宋朱熹讲学鹿门,王十朋设帐城东,高似孙修志嵊城,陆游也曾多次来嵊州游历。
通过绿道网的规划建设,能更好地串联起嵊州市域内的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使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同时还有利于强化嵊州的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城乡居民的地方归属感和自豪感。
4 支撑旅游网络布局
旅游方面,嵊州市依托大文化,接轨大市场,优化大环境,逐步打响“山水越剧、温泉休闲”的旅游品牌,把嵊州市建设成为浙东优秀旅游休闲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嵊州市域绿道的规划建设能够进一步支撑现有旅游网络结构,促进旅游观光、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扩大内需,并为周边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促进沿线农民增收,促进经济增长。
5 促进居民健康生活
嵊州市域绿道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为嵊州市城乡居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闲场所,可供开展体育锻炼、人文休闲、科普教育活动,丰富居民生活,增进居民健康,引导低碳出行,进一步提升全市人民的生活品质。
二、规划技术路线
1 调研
绿道规划是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进行整合利用,连接自然和认为资源,因此调研对绿道的规划相当重要。
(1)对现状生态保护类、休闲人文类等各类资源进行详尽的调研。
生态保护类资源包括山体、河流、重大生态保护区、重大水源地、生态公益林、湿地、自然保护区、海洋保护区、动物保护区、地质遗迹、森林公园等。
休闲、人文类资源包括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森林公园、户外运动基地、古道、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重要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2)对嵊州市域总体规划、发展目标和待发展项目,做充分的调研。
  作为专项规划,将对上位规划、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做充分的研究,并且对目前正在实施的各类规划、待发展项目等做详尽的调研,为绿道规划提供基础。
2 分析定位
(1)对国内外类似尺度和条件下的城市绿道进行对比研究
国内外绿道建设方兴未艾,外有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建设了适应西方人生活方式的绿道,内有广东增城、佛山等绿道建设也各具特色。国内外绿道的发展模式各有特点,本次规划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案例做对比分析与总结,尤其对类似尺度和条件下的城市绿道发展进行比较分析,为嵊州的绿道发展和定位提供现实依据。
(2)对嵊州市绿道网的空间布局,寻求绿道定位,明确规划目标
从嵊州自身的资源优势出发,研究适合嵊州的绿道发展模式,以自然山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结合国内经验,研究嵊州绿道网的空间布局,寻求绿道网定位,明确规划目标,合理规划绿道线路和设施布局。
3 规划布局
在上述各类基础资料和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基础上,依据嵊州现状条件和城市规划发展方向,明确嵊州市域绿道的规划布局。
(1)布局绿道网络线路
在落实省级绿道和区域绿道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布局嵊州市域绿道网,构筑省级—区域级—县(市、区)级等多级别,城镇—乡野—山地等多类型绿道,形成多条联系嵊州主城区与各乡镇、各资源点的绿道网络线路。
(2)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