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doc

格式:doc   大小:531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tswng35 2021/1/9 文件大小:5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
新教材培训授课提纲
新旧教材对比

旧教材
新教材
书名
建筑业企业QC小组活动基础教材(2005年3月第一版)
工程建设QC小组基础教材(2010年8月第一版)
选择课题
:①宜小不宜大②尽量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的课题且特性值具有可比性③简洁明了,具体明确
选题要点:①②③同左
④选题理由的述,尽可能用数据表述(详P40)
现状调查
调查要求
①用数据说明②数据应经过整理与分析③收集数据应到现场
②③同左,④为设定目标提供数据(为课题面作现状调查)(详P47)
统计表与排列表
影响频率在80%以属A类因素,80%—90%以属B类因素,90%—100%以属C类因素。
累积频率相对突出项目层“关键少数”,不分A、B、C(原排列图中的两条虚线取消)
“关键少数”一般以1-2个为宜。
采用排列图时其频率不宜太少,一般应≥50个为宜;否则应用其他统计工具。
“其他”栏数值不能为“1” (详P187)
设定目标

①目标与课题相对应的原则;
目标设定“一个为宜”的原则;
目标明确,尽可能量化的原则。
②③同左
:①有一定的挑战性,②具有可行性
①②同左
①上级下达指标②顾客要求③水平对比(同行业,本企业或部分)④历史上曾达到的最高水平⑤测算分析
①②③④⑤同左
原因分析
: ①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三种方法
①同左
:①5M1E着手②层层分析(2-3层)直至可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序为止(即末端原因)
①②同左
因果图:
①5M1E着手(人,机,法,料,环,测)需层层分析②因果图只能用于单一目标
①②同左
关联图:
方框表示“问题”,椭圆框表示“原因”箭头表示原因与结果间关系
关联图的主题不只一个,可以多个(通常为2个)
同左
同左
图中一定要有若干相关的因素,否则不能称为“关联图”
:原书仅三行字
①用于因果分析的系统图一般是单一目标
②运用系统图进行原因分析时,可以从5M1H展开,也可以从质量实际情况或逻辑关系去分析。(详P193)

旧教材
新教材
确认要因
:①收集末端原因②剔除不可抗拒因素③逐条确定末端原因
①②③同左,举例补充了“原因确认计划表”与逐条确认末端原因的例题,例:要因确认一、二等。详P66-72
①现场验证②现场测试、测量③调查分析
①②③同左
: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情况、负责人、是否要因
同左。编写程序:绘制“要因确认计划表”→逐条确认末端原因→绘制“原因确认表”
制定对策
:①与要因相对应②多角度提出对策
①②同左
:①有效性②可行性③经济性④时间性
①②③④同左
:①5W1H原则(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时间、负责人)
①同左
对策实施
:(针对“对策一”,为“实施一”)
同左,重点指出,既有文字描述,又有数据和图表,体现图文并茂,切勿通篇文字
:(每条对策实施完成后,应收集改进后的数据,与目标进行对比)
同左,重点指出:除确认与目标比较外,还需对是否影响安全与环境,是否影响质量、管理、是否影响成本的提高等方面进行检查
效果检查
实施效果检查
与对策前的状况进行对比
与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
应进行相关方面的检查(安全、环境、质量、管理、成本等)
①②③同左
效益的计算
经济效益(计算活动期与巩固期)
社会效益
相关证明(经济效益由财务部门出具,社会效益由机关、业主、监理、用户等出具)
①②③同左
巩固措施
:①企业标准的制定(书面证明)②巩固期需确认效果是否维持在良好水平
①②同左
总结与计算
总结:①总结可从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小组综合素质三方面进行
同左,详见P100(QC小组活动总结评价表)
今后打算:①提出新的课题与目标
QC成果编写顺序、容(按新教材)
阶段
问题解决型
创新型
P计划
选择课题:指导性课题、指令性课题、自主选择课题(企业目标、生产关键、顾客要求)
类型: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
现状调查:用数据说话(客观性、可行性、时间性)常用统计工具:调查表、排列表(频数≥50)、直方图、控制图、饼分图
设定目标:目标与课题挂钩,一般只有一个目标,需量化且进行可行性论证。不能量化目标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