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β受体阻滞剂心血管临床进展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徐通达前言?β受体阻滞剂的问世和临床应用深刻改变了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交感- 肾上腺素能受体系统和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也促进了与此相关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药理学的研究。现今β受体阻滞剂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是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JNC7 规定: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陈旧性心肌梗死、高冠状动脉疾病危险或者糖尿病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强适应症。?同期公布的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规定β受体阻滞剂适于使用的情况有:高血压合并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妊娠或快速性心律失常。? JNC7 指出,对于伴有稳定型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 ?对于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需要在治疗初即用; ?可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危险性。?高血压合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偏头痛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较合适。心力衰竭?机制: ?①上调心肌β受体密度与活性②防止儿茶酚胺的毒性作用?③抑制 RAS 的激活④抗心律失常作用?⑤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血流量?⑥减慢心率,延长舒张期时间,改善心内膜供血?⑦防止或减轻心室重塑?⑧抗氧化⑨促使心肌能量代谢由游离脂肪酸代谢向糖代谢转化等。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NYHA 心功能Ⅱ-Ⅲ级患者, LAEF<40 %,病情稳定者,均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心力衰竭?一般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应用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从小剂量开始(美托洛尔 、 、卡维地洛 ,2次/日), 2~4周剂量倍增,达最大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后长期维持。?症状改善常在治疗 2~3个月才出现,即使症状不改善,亦能防止疾病的进展。心力衰竭?β受体阻滞剂的禁忌症有: ?支气管痉挛性疾病, ?心动过缓(心率<60bpm ), ?二度及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除非已安装起搏器), ?明显液体潴留、需大剂量利尿者。心绞痛?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是抗心肌缺血、防治心绞痛的基本用药。?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线用药?在 ACC/AHA 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 2002 年修订版)中, β受体阻滞剂作为首选抗心绞痛的药物(无禁忌症者)列为Ⅰ类建议。?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 ST 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该及早予β受体阻滞剂?对于高危险层的病人,应先静脉用药而后口服心绞痛?在 ACC/AHA 不稳定型心绞痛或非 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者) 为Ⅰ类建议?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不能突然停药。β受体阻滞剂可显著改善高血压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病人的预后?要注意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因为β受体阻滞剂可以掩盖低血糖症状并延缓血糖的恢复。?对于冠状动脉痉挛或以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以及某些自发性心绞痛患者, β受体阻滞剂可使冠状动脉的α受体张力相对增高,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因此不宜应用心肌梗死?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及早常规应用?其益处有: ?①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镇痛剂的使用?②减少儿茶酚胺的致心律失常作用?③提高室颤阈?④降低急性期的病死率,减低梗死后总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猝死和再梗死的危险?早期最适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是有高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患者(如窦性心动过速、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