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风险管理
金融风险管理重点
第一章、金融风险概述
金融风险的定义:①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变动,从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及该损失可能性的大小。
②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对金融风险的正确理解:①金融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
金融风险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直接发生货币资金 损益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损益结果和损益程度在金融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也是不确定的)
金融活动的内在不确定性 (经济行为主体主观决策或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充分)造成的金融风险是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活动的外在不确定性(经济行为主体之外,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随机性和偶然性的变化趋势,比如宏观经济、政策、政治、技术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金融风险是非系统性风险。②金融风险是金融活动的内在属性
暴露或敞口 的概念:表示的是金融活动中存在金融风险的部位和受金融风险影响的程度。敞口的大小与金融风险大小并不成正比。
③金融风险的构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风险结果。
金融风险的特征:
)金融风险的一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扩张性(持续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多样性与可变性、可管理性。
2)金融风险的 当代特征 :
1) 高传染性。高传染性主要表现为金融风险传导的快速度和大面积。一
方面,通信手段的现代化, 带来了交易方式的现代化 ;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创新,金融衍生工具的推陈出新, 使得国际资本流动性更趋灵活。
2) “零”距离化。
3) 强破坏性。金融风险的高传染性和零距离化是导致强破坏性重要因素。
金融风险的种类:(根据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
(1)系统性金融风险 ( Undiversifiable Risk ) 又称为不可分散化 风险,
1
风险管理
是指能产生对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主体都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它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金融风险,直接威胁一国的经济安全。
(2)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 Diversifiable Risk ) 又称为可分散化 风险,是指某个行业或企业特有的风险。 是个别性风险, 不会对市场整体发生作用。 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都属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探讨:
金融体系不稳定假说:( Minsky 认为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信用创造机构和借款人的相关特性使金融体系具有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 )他把借款人分为三类:避险性借款人 (即基于未来现金流量、 根据所预测的作补偿性融资);投机性借款人(即根据所测的未来资金丰缺程度和时间来确定和借款);蓬齐借款人(即需要滚动融资以新债偿还旧债) 。风险程度:避险性借款人 <投机性借款人 <蓬齐借款人。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理论: ( 主要表现在股票、外汇等资产价格的波动,原因是信息不对等。 ) ①股票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 “乐队车效应”;②汇率的内在波动性:固定汇率制度下易崩溃, 浮动汇率制度下过度波动。
信用脆弱性理论:现代理论认为, 信用脆弱性是由 信用的过度扩张和金融业的过度竞争 造成的。信用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是信用脆弱、 产生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融业过度竞争及信用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是信用脆弱性的又一表现。
信息经济学的微观解释: 信息经济学认为: 信息的不对称是产生金融风险
的重要原因。不对称信息大致分为两类: 外生的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 逆向
选择;内生的信息不对称将会导致 道德风险 。
案例“金融风险与美国储贷协会的破产” -- 书 P26, ppt
书 P29习题
第二章、金融风险管理基本理论
金融风险管理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含义 ------ 经济主体要以最小的代价去实现金融风险程度的降低。
金融风险管理目标:
2
风险管理
1)宏观目标:(保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金融危机,维护社会公众
的利益。)
1)稳定性目标,即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保持人们对国家金融体系的信心;
2)促进性目标,即促进金融市场有序、高效率地发展,促进各经济主体健康稳健的经营。
2)微观目标:(采用合理的、经济的方法使微观经济主体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 )
1)风险控制目标。经济主体进行金融风险管理的最明显动机即为将风险控制在既定的(承受能力之内的、尽可能小的)范围之内。
2)损失控制目标:将风险消除或是减少风险损失, 将损失纳入到可控范围内。
金融风险管理演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