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88岁蓝天野的冬之旅曾经,他因身体原因不得不中断了演员生涯,却不曾想,命运在他生命进入黄昏时突然折返。他欣然接受, 乐此不疲, 竟然还找到了年轻时都不曾有的满足与欢愉。他是蓝天野, 88 岁的“新”演员 1948 年的一个晚上, 一个叫王润森的年轻人被带进了解放区, 接待的人对他说,“为了不牵连你在国统区的亲人朋友,到了解放区,你得改一个新名字, 现在就改。”来不及多想, 王润森临时蹦出一个名字: 蓝天野。后来, 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名字。这个叫蓝天野的人, 他演了一辈子的话剧。直到现在。 2015 年, 88 岁的蓝天野主演舞台剧《冬之旅》, 45 天, 7 个城市, 17 场戏, 每一次谢幕, 观众都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他们称之为“奇迹”。 84 岁再回舞台有机会看过蓝天野年轻时表演的人, 恐怕现在也都步入老年了。蓝天野、朱旭和于是之等人代表的人艺的黄金时代, 对现在的戏剧爱好者已是传说。 1987 年,蓝天野离休。除了 1992 年的《茶馆》的谢幕演出以及参演了几部电视剧拍摄外, 二十多年间, 他专心作画, 不演戏、不导戏、也不看戏,与话剧舞台彻底绝缘。直到 2011 年。人艺新任院长张和平在人艺食堂二楼的单间办了一场“鸿门宴”, 彻底改变了蓝天野平静的生活节奏。张和平那天专程宴请蓝天野夫妇和朱旭夫妇, 张和平直截了当, 对蒙在鼓里的四人说,剧院想复排曹禺先生改编的名著《家》,希望蓝天野和朱旭能各演一个角色。朱旭没有直接表态,蓝天野当场拒绝。他最近一次演出是 1992 年人艺 40 周年纪念版的《茶馆》,那都已经是 19 年前的事了。况且他已经几十年不演戏,太生疏了。现场变得尴尬, 大家都不知该怎么把话往下接, 朱旭的夫人宋凤仪赶紧圆场,“先不做决定,先吃饭”。蓝天野身体不好,是剧院众所周知的。且他有将近 60 年的失眠症, 一直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记忆力差, 怕背不下台词, 这些都成了他表演的障碍。他甚至用过“不堪回首”四个字来形容曾经的舞台演出带给他的回忆。蓝天野的身体是从“大跃进”开始衰弱的。那时候, 文艺事业也要响应号召“大跃进”,排戏经常三班,甚至四班连着通宵排,演戏场次也增加了,一天连演三场。演戏之余,还要参加大炼钢铁。整个社会氛围如火如荼, 蓝天野也被一股劲撑着, 经常没日没夜地干, 但越来越感觉演戏很累, 睡不好。 1959 年, 在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蔡文姬》的演出时, 他终于撑不住, 在后台晕倒了。从那时开始, 蓝田野每晚必须靠安眠药入睡,直到现在。那之后蓝天野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他很清楚,“演员是靠自己身体工作的。带病演出,实际上是给观众提供了次等品。”出于一个演员的自尊和对剧场的尊重,蓝天野申请转制,做了导演。“鸿门宴”之后, 蓝天野认真考虑了几天, 为了郑重表达辞演的心情, 他专程到剧院向剧院领导辞演。但他的拒绝并不非常坚定。“我绝对不能上台演出”这样的话他始终说不出口,剧院就找你做这些事,你就不做, 他觉得心里过意不去。整场拒绝的解释,剧院领导都不太接茬,任由蓝天野“独白”。听完蓝天野自认为妥帖但明确的回绝后, 领导仍不接话。蓝天野不好意思起身就走, 就和领导们探讨起了业务问题。 2008 年时, 他受张和平之邀, 和朱旭、郑榕、朱琳等老艺术家一起,重回艺委会,担任顾问。艺委会曾在人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部戏从开始运作到正式演出, 都要由艺委会进行把关:审读剧本; 听总导演的整体阐述; 批准戏的主演、预算、舞台设计; 观看联排,并提出问题。如果最后的联排在艺委会没有通过,戏就无法正式公演。说着说着,说到了《家》的角色上,蓝天野顺嘴说了一句,“如果我来演,就不要再让我演高老太爷,应该让我演冯乐山。”巴金名著《家》中的冯乐山, 是大反派, 表面风雅内心意淫。蓝天野一生在舞台上塑造过 70 多个角色,此前没有一个是反面人物。蓝天野身高一米八, 大长腿, 国字脸, 两道浓眉, 一口浑厚的男中音, 是毋庸置疑的“偶像派”。因此他成了北京人艺的“脸谱人物专业户”。几乎所有高大全的英雄人物,领导都第一时间考虑他。领导依然言辞含糊,只问,“您跟朱旭商量过吗? ”蓝天野急忙澄清“这都是我个人的决定”,领导告诉他,朱旭已经答应了,正在准备剧本呢, 但会尊重老艺术家的意愿, 还是以保重老艺术家的身体为重……云云。就这么把蓝天野架在了半空。几天后,蓝天野接到正式通知,他和朱旭共同出演,他演冯乐山。演冯乐山是自己的建议, 蓝天野没了借口。他暂缓了已经启动的中国美术馆的第三场个展,全心投入演出。而直到戏正式开演之前,蓝天野自己都没有信心是否真的能撑足全场。演出很成功。第一次演反派,蓝天野演活了一个优雅的淫棍士绅,一袭长袍,飘逸的长须,张嘴就是诗,骨子里确是个淫欲和伪善的人。 20 多年修养生息,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