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染的实验报告
师:瑞典科学家诺贝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是自然富于人类,是精心雕琢的宝石,可见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为了人类的进步,有很多人却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近著名的动物学家------,看看他是如何以生命为代价,完成那份血染的实验报告的。(板题,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分钟)
生:,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实验。
师:你概括的很准确,施密特博士最初要进行一项什么实验?他怎么会被毒蛇咬伤呢?同学们浏览一下2、3自然段,找出答案。
生:他抓住蛇头用针扎进它的皮肤,准备取一些血来化验,目的是和当地的蛇种进行比较。
师: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毒蛇?它怎么这么凶残呢?同学们,找出描写毒蛇样子的语句,画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
师:老师刚才巡视,看到大家画的都是这个句子,对吗?(小黑板)
小黑板:这条蛇非常大,是灰色的———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师:那你们找出描写毒蛇动作的词语了吗?(找到了)
师:咱们今天改改规矩,老师不请同学汇报你找到了哪些词,谁能用朗读让我们知道你画的准不准?(看小黑板读)
师;看着小黑板读,让我们能听清,你把哪个动词重读了就可以。(生重读动词,师用红笔画)
————蜷、盘、抬、吐、透
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这五个描写毒蛇动作的词里,你觉得哪一个让你觉得这条毒蛇最凶残?(透)
师:让人都不敢一试————透,我们来一起读这个句子。
生:三角眼透出令人恐惧的凶光。
师;好一条可怕的毒蛇。不少人被它咬伤死去,为了研究抗御这种毒蛇的办法,许多科学家用它来做实验,想揭开其毒性的秘密。这就是施密特博士的实验对象,这项实验充满了危险,而施密特博士却毫无畏惧,但是不幸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怎么了?
生:凶猛的蛇趁施密特不注意,一口咬伤了他,殷红的鲜血从伤口流了出来。板书:不幸咬伤
师:被毒蛇咬伤后,施密特博士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生:施密特拼尽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进笼子里,锁好。
师:找的十分准确。但这个时候施密特捉住这条毒蛇能那么轻松吗?(不能)
师:关键哪个词?(拼尽全力)
师:谁能说说什么是拼尽全力?
生:就是全部的力量去做一件事。(这是从字面上说的。)
师:拼什么意思?组个词?(拼搏)
师:程度不够。(拼命)那应该怎么去读?指名几人读。
师:读得太好了,如果我们被毒蛇咬伤了,我们会怎样做?
(120、去医院)
师:老师也会这样做的,但这时候的施密特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生:因为他抓起电话打不通,身边又没有人?
师:他求救没有结果,为什么在中毒的情况下迅速的把蛇放回笼子里呢?
生:因为施密特怕蛇再跑出去再咬别人。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他的理解多么深刻呀!多么善良的老人呀!虽然身中剧毒,但他首先想到的却是————别人(他的实验同伴),这种崇高的职业操守是多么令人崇敬呀!带着对施密特博士的崇敬之情,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的4、5两个自然段,思考:实验室里空无一人,博士身中剧毒之后,他都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师:谁来说?
生:1完了,难道就这么死去吗?不!我应该再做些什么…
2我应该把这次特殊的实验记录下来。
师:作者对施密特博士进行了几处心理活动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