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兰州市安宁区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40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兰州市安宁区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doc

上传人:sanyuedoc 2021/1/10 文件大小:4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兰州市安宁区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兰州市安宁区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
1. (2分) (2016九上·芦溪期中)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块融化    
B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 . 石蜡熔化    
D . 钢铁生锈    
2. (2分) (2018九上·岱岳期末) 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 ( )
A . 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 . 鼓励开私家车出行    
C . 鼓励用煤火力发电       
D . 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3. (2分) (2019九上·西夏月考) 原子论和分子论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其科学家是( )
A . 门捷列夫        
B .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C . 汤姆生        
D . 拉瓦锡    
4. (2分) (2017九上·兴义期中) 正确量取18毫升试剂,应选用的仪器是( )
A . 20mL量筒    
B . 15mL量筒    
C . 10mL量筒    
D . 5mL量筒    
5. (2分) (2017九上·房山期末) 闻到水果散发出诱人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的体积很小    
6. (2分) 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A . ***铵    
B . 小苏打    
C . 生石灰    
D . 食盐    
7. (2分) 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 . 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 . 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 . 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8. (2分) (2018九上·恩阳期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 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 .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他们都是化学变化    
D .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9. (2分) (2019九上·顺德月考) 德国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种锡和硫磺的化合物,能够将红外线转变成为可见光线。该化合物中含有
S2﹣等微粒,已知S的原子序数为16,由此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 S2﹣是一种原子    
B . 1个S原子共含有32个质子    
C . S原子一定含有16个中子    
D . 1个S2﹣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10. (2分) 新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表示+2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应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SO2转化为S,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MFe2Oy中Fe为+3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 SO2是大气污染物    
B . SO2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y的数值为4    
D . SO2发生了分解反应    
11. (2分) 右图是一块用氢***酸雕刻了精美图案的玻璃,雕刻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2. (2分) (2017·邵阳模拟)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与甲试管中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池的负极    
B . 产生气体时,水槽中的液面会逐渐上升    
C . 乙试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 若将试管换成量筒,则能直接计算出生成气体的质量比    
13. (2分) 按图中所标要求组装好的以下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