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卢眺眺
(浙江中医药大学2009级中医学(七年制)2班,20091150226)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制备具有正常兴奋收缩功能的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基本操作技术,掌握蛙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二、材料和方法
1、材料
蟾蜍;任氏液;探针、剪刀、培养皿、瓷盆、玻璃分针、蛙板、玻璃板、大头针、镊子、线、锌铜弓。
2、实验方法
21 毁脑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左手握住,以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自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到达椎管,即将探针改变方向刺入颅腔,向各侧不断搅动,彻底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原路退出,刺向尾侧,捻动探针使逐渐刺入整个椎管内,捣毁脊髓。此时蟾蜍下颌呼吸运动应消失,四肢松软,即成为一毁脑脊髓的蟾蜍。否则须按上法再行捣毁。
22剪除躯干上部及内脏 用粗剪刀在颅骨后方剪断脊柱。左手握住蟾蜍脊柱,右手将粗剪刀沿两侧(避开坐骨神经)剪开腹壁。此时躯干上部及内脏即全部下垂。剪除全部躯干上部及内脏组织,弃于瓷盆内。
23剥皮 避开神经,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脊柱,左手捏住皮肤边缘,逐步向下牵拉剥离皮肤。拉至大腿时,如阻力较大,可先剥下一侧,再剥另一侧。将全部皮肤剥除后,将标本置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24洗净双手和用过的全部手术器械,再进行下列步骤。
25分离双腿 避开坐骨神经,用粗剪刀从背侧剪去骶骨,然后沿中线将脊柱剪成左右两半,再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为保证两侧坐骨神经完整,应避免剪时偏向一侧)。将已分离的标本浸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26游离坐骨神经 取腿一条,先用剥离分针沿脊柱侧游离坐骨神经腹腔部,然后用大头针将标本背位固定于干净蛙板上。用玻璃分针循股二头肌和半膜肌之间的坐骨神经沟,纵向分离暴露坐骨神经之大腿部分,直至分离至腘窝颈神经分叉处。然后剪断股二头肌腱、半膜肌和半膜肌肌腱,并绕至前方剪断股四头肌腱。自上向下剪断所以坐骨神经分支。将连着3-4节椎骨的坐骨神经分离出来。
27完成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将已游离的坐骨神经搭在腓肠肌上。用粗剪刀自膝关节周围向上剪除并刮净所以大腿肌肉,在距膝关节约1cm处剪断股骨。弃去上段股骨,保留部分即为坐骨神经小腿标本。
28完成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用尖子镊子在上述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跟腱下方穿孔,穿线结扎之。提起结扎线,在结扎线下方剪断跟腱,并逐步游离腓肠肌至膝关节处,左手握住标本的股骨部分,使已游离的坐骨神经和腓肠肌下垂,右手持粗剪刀水平方向伸进腓肠肌与小腿之间,在膝关节处剪断,与小腿其余部分分离。左手保留部分即为附着于股骨之上的、具有坐骨神经支配的腓肠肌标本。将标本浸入盛有新鲜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待用。
29实验观察
291蟾蜍毁脑脊髓前后四肢肌张力的变化。
292用锌铜弓分别刺激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肌肉的反应。
三、实验结果
用锌铜弓刺激坐骨神经时腓肠肌发生收缩。
四、分析
锌铜弓用金属锌和铜铆接而成,锌铜弓在极性溶液中形成回路时,锌与铜两极产生约05-07V的直流电压,电流的刺激作用于神经肌肉标本,由于产生生物电流,因而引起肌肉的收缩。
制备标本的过程中,要不断滴加任氏液,以防标本干燥,丧失正常生理活性;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强力牵拉和手捏神经或夹伤神经肌肉;毁脑脊髓时防止蟾蜍皮肤分泌的蟾蜍毒液射入操作者眼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