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安吉白茶模板.doc

格式:doc   大小:4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安吉白茶模板.doc

上传人:书犹药也 2021/1/10 文件大小:4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安吉白茶模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安吉县,在浙江省北部,这里山川隽秀,绿水长流,是中国著名竹子之乡。安吉白茶,为浙江名茶后起之秀。白茶为六大茶类之一。但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个嫩叶全为白色茶树。
动植物白化一向罕见并作灵物瑞兆看待。佛教中有白雀和白猿听经小说,白蛇、白龟成为神话小说主角,今有发觉也肯定报道。白茶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北宋庆历(1041-1048年)年间:“白叶茶,芽叶如纸,民间大重,认为茶瑞。”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说:“白茶自为一个,和常茶不一样,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北宋皇帝在说了白茶可贵以后又说:“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为常品。”自有这个记载一直到明代350多年中,没有再发觉过白茶。所以,安吉白茶,填补了历史记载空白,弥足珍奇。
安吉最早于1930年在孝丰镇马铃冈发觉野生白茶树数十棵,“枝头所抽之嫩叶色白如玉,焙后微黄,为当地金光寺庙产”(《县志》),后不知所终。安吉白茶树为茶树变种,极为稀有。春季发出嫩叶纯白,在“春老”时变为白绿相间花叶,至夏才呈全绿色。如此珍奇茶树品种,孕育出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安吉白茶,使中国茶类百花园更为多姿多彩。
1982年,在天荒坪镇大溪村横坑坞800米高山上又发觉一株百年以上白茶树,嫩叶纯白,仅主脉呈微绿色,极少结籽。当初县林科所技术人员刘益民、程雅谷等在4月4日剪取插穗繁育成功,至1996年已发展到1000亩,能够采制只有200亩,年产干茶不足千斤。因其氨基酸含量高出通常茶一倍,%—%,%,在1989年浙江省第二届斗茶会上以“玉凤”茶名获99分最高分,,1991年再获浙江省一类名茶奖。安吉白茶,1996年每500克售价1500-2200元,因数量少,供不应求。
安吉白茶发展大事记
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竹乡,黄浦江源所在地——安吉县海拔800多米深山密林间发觉了一蓬树龄逾百年再生型古白叶茶树,即白茶祖。[1]
1产地环境
安吉地处天目山北麓,这里群山起伏,树竹交荫,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安吉还有“中国竹乡”之称,植被覆盖率为60%,而茶竹之缘,值得品味。“川源五百里,修竹半期间”,安吉白茶生长于原始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0%以上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北北麓,地形成“畚箕形”辐射状地内,天目山和龙王山自然保护区为产业区筑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安吉整年气候温和,无霜期短,冬季低温时间长,绝对低温通常在10度以下,空气相对湿度81%,直射蓝紫光较少。土壤中含有较多钾,镁等微量元素。这些特定条件,为安吉白茶返白过程和物质代谢提供了良好生态环境,有利于安吉白茶中氨基酸等氮化合物及营养物质形成和积累,为茶叶香郁味鲜品质奠定基础。
生产实践表明,大凡四面为竹林或邻近竹林茶园所采制茶叶,通常全部含有板栗香或蕙兰香,且越靠近竹林其蕙兰香越显著。可能正是竹乡独特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惊世骇俗安吉白茶树和安吉白茶。
产品性状
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个珍罕变异茶种,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30天左右。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在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