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洛阳市洛宁县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CuO═Cu+CO2属于置换反应    
B . 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可治疗胃酸过多    
C . 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 . 动植物的呼吸属于物理变化    
2. (2分) (2020·黑龙江) 物质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单质:氮气、空气       
B . 有机物:葡萄糖、碳酸钾    
C . 盐:硫酸钡、氯化银       
D . 碱:氨水、硝酸铵    
3. (2分) (2018·宝安模拟) 以下是同学们设计的几个实验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探究NaOH固体溶于水的能量变化
B .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C . 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D . 控制反应的停止与发生
4. (2分) (2019·江西)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 向等质量的铝、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稀盐酸
C . 完全分解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D . 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5. (2分) 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硬铝的硬度比铝的硬度小    
B . 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比纯铁好    
C . 部分浸入水中的铁钉不易生锈    
D .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唯一途径    
6. (2分) (2017·阳谷模拟) 为使苹果树茎叶茂盛,果实硕大,增强抗旱能力,可以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
A . CO(NH2)2    
B . NH4H2PO4    
C . NH4NO3    
D . KNO3    
7. (2分) (2017九上·南京月考) 实验中,需要“加热约5mL(毫升)水至沸腾”,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
A . ①④⑥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④⑤⑥    
8. (2分) (2017·渠县模拟)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氮气填充在灯泡中作保护气    
B . 还原性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C . 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致冷剂    
D . 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9. (2分)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读出液体的体积    
B . 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C . 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质量    
D . 加热试管中得液体    
10. (2分) 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X + YSO4 = XSO4 + Y       ②Y + 2ZNO3 = Y(NO3)2 + 2Z  
③X + H2SO4 = XSO4 + H2↑     ④Z与H2SO4不发生反应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A . X>Y>Z    
B . Z>Y>X    
C . Y>Z>X    
D . X>Z>Y    
11. (2分) (2019·马山模拟)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 .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 .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 .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2. (2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凡电离时能够产生氢氧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都称为碱    
B . 燃烧都是剧烈的发热发光的化合反应    
C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变化    
D . 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3. (2分)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 )
A . 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除去Na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B . 用Ba(OH)2溶液鉴别NH4Cl和Na2SO4两种无色溶液
C . 向久置空气中的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