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放基础对象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久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大量数据集合。
数据库基础特征:
数据按一定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
可为多种用户共享
冗余度较小
数据独立性较高
易扩展
DBMS是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基础软件,是一个大型复杂软件系统
DBMS关键功效:数据定义功效 数据组织、存放和管理 数据操纵功效 数据库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 数据库建立和维护功效(实用程序) 其它功效。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
A人工管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50年代中)特点:应用程序管理数据a数据不保留b数据面向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c无共享、冗余度极大d不独立,完全依靠于程序e无结构f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B文件系统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中)特点:文件系统管理数据,a数据可长久保留b数据面向对象:某一应用程序 c共享性差、冗余度大d统计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e独立性差,数据逻辑结构改变必需 修改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C数据库系统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现在)特点:
数据库系统特点: a数据结构化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c数据独立性高d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组成要素:a数据结构 b数据操作 c完整性约束条件
(1) 实体(Entity):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事物称为实体。(2) 属性(Attribute) 实体所含有某一特征称为属性。(3) 码(Key): 唯一标识实体属性集称为码。
关系模式:对关系描述称为关系模式。
关系模型:是一个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及数据之间联络数据模型。
关系完整性约束条件 a实体完整性b参考完整性
c用户定义完整性
关系数据模型优缺点:,必需对用户查询请求进行优化增加了开发DBMS难度
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模式 外模式 内模式。a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全部用户公共视图b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包含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使用局部数据逻辑结构和特征描述。是数据库用户数据视图,是和某一应用相关数据逻辑表示c内模式(也称存放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放方法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表示方法。
二级模式之间两层映像:①外模式/模式映象,确保数据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数据全局逻辑结构和存放结构之间对应关系。确保数据物理独立性
关系D1×D2×…×Dn子集叫作在域D1,D2,…,Dn上关系,表示为R(D1,D2,…,Dn) R:关系名n:关系目或度(Degree)
A候选码:若关系中某一属性组值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B主码: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C候选码诸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侯选码中属性称为非主属性或非码属性
最极端情况:关系模式全部属性组是这个关系模式候选码,称为全码
A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A是基础关系R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