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锦州市太和区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doc

格式:doc   大小:44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锦州市太和区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doc

上传人:165456465 2021/1/11 文件大小:4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锦州市太和区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锦州市太和区中考化学4月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下列有关溶液的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食盐水任意部分味道相同    
B . ***化铁溶液为浅绿色    
C . 水不是混合物所以不是溶液    
D . 在溶液中进行反应时速度较快    
2. (2分) (2020·中宁模拟) 下列几组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3. (2分) (2019·黄浦模拟) 以下溶液pH最小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 (2018九下·福建月考)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 纯碱       
B . 生石灰       
C . 熟石灰       
D . 石灰石    
5. (2分) 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提出一种理论叫酸碱质子论,人为规定凡是能够释放质子(H+)的任何物质(包括分子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各项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
A . NH4+    
B . H2SO4    
C . OH-    
D . HCO3-    
6. (2分)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 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
B . 向含有一定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
C .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7. (2分) (2019·莘县模拟)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 . ***化铁    
B . 氢氧化镁    
C . 汽油    
D . ***铵    
8. (2分) (2017·苏州模拟)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 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 . 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C .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D . 用石子、细沙、活性炭、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9. (2分) (2019九上·黄石月考) 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①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A . 只有②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③    
10. (2分) (2016九下·重庆开学考)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 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 . ***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    
D . 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CaO,溶质质量不变    
11. (2分) (2018九下·扬州月考) 利用超临界水技术处理废弃电路板,能得到由CuO和Cu2O组成的固体残渣,将残渣进行进一步处理可得硫酸铜晶体(CuSO4•5 H2O)等物质。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Cu2O + H2SO4= CuSO4 + Cu + H2O)
A . I中含过滤操作,II中不含过滤操作
B . 溶液甲和溶液乙一定为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C . 残渣的处理流程中,H2SO4和CuSO4实现了循环利用
D . 经操作I后,,
12. (2分) 新华网报道2008年11月14日6时10分,上海商学院宿舍区发生火灾,几名大学生慌不择路从6楼跳下,导致伤亡事故发生。其实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并学会遇到火灾时如何逃走。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⑤跳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