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2020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ppt

格式:ppt   大小:59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1/1/11 文件大小:59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年《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
文言词汇,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
论证的写法。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注音和节奏
夫 粟 寡 戚 畔
fú
sù
guă

pàn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自主学习自学提纲 (10分钟左右)
1、了解作者、背景、课题.
2、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3、积累文言词汇、翻译课文。
4、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中心论点是哪句话?
①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② “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③应该怎样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张?
④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
⑤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了解作者、背景、解题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背景: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
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
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
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
统一天下。
解题:本文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 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补充注释:
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亲戚: 古:族内的人和族外的人 今: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去 古:逃跑 今:到 ……去 池 古:护城河 今:池塘
2、古今异义: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词类活用
环:名词作状语 围
域:名词用作动词 限制
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巩固
威:形容词用作动词
震慑 征服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
2、分析结构
课文按“总——分——总”可分为三部分
(一)(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 如人和。
(二)、(2、3)运用战例证明论点。

2段: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

3段: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4)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