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梦的解析-有关梦的科学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4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梦的解析-有关梦的科学研究.doc

上传人:回忆笑一笑 2021/1/12 文件大小: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梦的解析-有关梦的科学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有关梦的科学研究
以下我将讨论有关应用心理技巧来解析梦的可能性,并由此显示所有梦均充满特别意
义,而与梦者白天的精神活动有所联系,然后,我拟再就各梦所隐藏的奇异暧昧作一番演
绎,以期由此看出梦的形成过程中所含之冲突或吻合之处。为了使梦的问题变成更容易了
解,我对这方面的努力使我不得不对有关梦的各方说法作一通盘整理。
本书中我拟对早期以及当代有关梦的理论先作一概括的介绍,因为在以后的推论中,我
将无法再有机会谈到这些。尽管梦的存在早已在几千年前即令人困惑研思,但科学方面的了
解其实仍是非常有限。因此所有有关这方面的论述,从来就没有人能引用一家说法涵盖一切
现象。读者也许都自己有过不少奇异的经验或有关此类的丰富材料,但真正有关梦的本质或
其根本的解释方法,相信也仍付之阙如。当然,受一般教育而非梦析专家者对这方面的知
识,那是更加贫乏了。
史前时期原始人类有关梦的观念,均深深影响他们对宇宙和灵魂的看法,而这些有兴趣
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我只好推荐有心之人详读拉巴克、史宾塞、泰勒及其他作者之名作。
在我们未能完成释梦工作以前,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他们对这问题所作的玄思及推测将有
多重要的贡献。
这种原始时代所遗留下来对梦的看法迄今仍深深影响一般守旧者对梦的评价,他们深信
梦与超自然的存在有密切的关系,一切梦均来自他们所信仰的鬼神所发的启示。也因此,它
必对梦者有特别的作用,也就是说梦是在预卜未来的。因此,梦内容的多彩多姿以及对梦者
本身所遗留的特殊印象,使他们很难想象出一套有系统的划一的观念,而需要以其个别的价
值与可靠性作各种不同的分化与聚合。因此,古代哲学家们对梦的评价也就完全取决于其个
人对一般人文看法的差异。
在亚理士多德的两部作品内容曾提及梦,当时他们已认为梦是心理的问题,它并非得自
神谕,而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来的产物。他所谓的“精力过剩”,意指梦并非超自然的显
灵,而仍是受制于人类精神力的法则,当然,这多少对某些人而言,也与神灵是有点关系
的。梦是按梦者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精神活动,亚理士多德曾提过一些梦中的特点;
举例而言,他观察到梦能将轻微的睡中知觉道出强烈的感官刺激(“一个睡觉中的人在他感
到***上某部分较暖和时,他可能梦见自己走入火堆中”),由此他推论梦很容易告诉医师
病人最先不易察觉的病兆(在希波克拉底的名作内就曾提过梦与疾病的联系)。
由此,读者可以看出在亚理士多德以前的作者们并不以为梦是一种精神活动,而坚称神
谕的存在。因此,自古以来这两种不同的说法就一直无法妥协,古人曾试图将梦分成两类,
一种是真正有价值的梦,它能带给梦者警告,或预卜,而另一种无价值、空洞的梦只是带来
困惑或引入歧途。
-------
●注:由于本书第一章 只是对本书所作概括介绍、且所占篇幅太多,又非弗氏本人之论
著,故此章采布利尔(译者注:有系统地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入美国者,当数布利
尔为第一人。)之节译英文本,只将有关以后读者对本书了解所需之大纲译出。毕竟正如本
人所说:“大概通常读者没有人愿意花那么多精力与时间去了解所有古今对梦的所有人不同
理论吧!”
以下即布利尔对这六万言的第一章 所作的节译:
科学问世以前对梦的观念,当然是由古人本身对宇宙整体的观念所酝酿而成的,他们惯
于将其精神生活投射于一假想之外在现实。而且,他们所看的梦端视白天醒来后所残留的梦
相,而这方面的记忆较之其他精神内容,当然变得陌生,且不寻常,仿佛是来自另外一个世
界。但我们也千万不要以为这种视梦为超自然力的理论今日已不再存在。事实上,今日不只
是那些深信怪力乱神的神话、小说者,仍执著于被这科学飓风横扫过所残存的鬼神之说,就
是一些社会中佼佼者,尽管他们在某些方面嫌弃过分的感情用事,但他们的宗教信仰却仍使
他们深信神灵之力确实是这种无法解释的梦现象的原因,某些哲学派如Schelling也深信古
来相传的神力对梦的影响,而对某些思想家而言,梦的预卜力量也仍无法完全抹煞。尽管科
学家们已清楚地意识到这类迷信的不可信,但所有这些纷纭不一的歧见之所以仍会存在,主
要还是因为迄今心理学方面的解释仍不足以解决积存盈库的梦之材料。要想将有关梦的科学
研究历史作一整理实在是一大难事,因为有些研究在某段时期确实十分有价值,但到目前为
止却仍不能在一特定的方向有真正的进展,俾能使此后的学者按已证实的成就而继续发展下
去,每位学者总得对同一问题从头开始重新整理而仍无法突破这解不开的结。如果要我将这
班学者按年列出他们各家的说法,我将很难对目前我们对此问题的看法作一清晰而中肯的交
代,因此我宁可按其学说的内容分别讨论,而不以作者来分类,并且由手头上所整理到的资
料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