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

格式:ppt   大小:158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

上传人:shujukd 2021/1/12 文件大小:1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二则之二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著名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于:在
是:这
安:怎么
疏通文意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
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
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顺承,然后)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固:固然
循:追溯
本:话题本原
云者:助词,句末,表停顿,以引起下文。
之:它,指代鱼之乐
固:本来
文本探究
?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各是什么?
辩题:庄子能否知道“鱼乐”。
庄子观点:我知道鱼很快乐。
庄子论据一: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论据二:你说“你哪里知道鱼乐”时,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儿快乐,还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惠子观点: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论据:我不是你,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辩论过程
庄子不经意的感叹——惠子抓住不放,质问——庄子反问摆脱被动——惠子以退为进,进而强调“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偷换概念,戛然而止
“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推崇“自然”,反对“人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惠子力辩、拘泥,重求实,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缺乏美学的欣赏与关照。
庄子智辩、有灵性,崇尚美,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的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谁是辩论的胜者?
1、故事本身,庄子胜。通过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2、逻辑上看,惠子胜。庄子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是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
庄子可以这样反驳——
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轻松闲适,诗意盎然
力辨——巧辩
求真——尚美
拘泥——超然
深奥的逻辑问题,论辩过程轻松闲适,
语言幽默,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