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纪检工作人员个人总结]纪检干部培训个人总结
任职以来,在县委、县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委局领导和组长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今天, 小编是为大家分享纪检干部培训范文,欢迎参考!
(1)纪检干部培训
20xx年6月10日至6月17日,本人有幸参加了中央纪委监察部杭州培训中心举办的《纪检监察案件查办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是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提升,培训班主要组织学习了五次全会精神、党纪处分相关法规、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质量常见问题剖析、不同类别违纪案件的定性与处理等内容。通过听取专家的辅导授课以及和各地同行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深受启发,学习掌握了一些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方法,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今后更好的开展本职起到了一定的提高作用。
此次培训本人认为有些内容对我们基层纪检监察在案件查办工作中有一定的帮助和启示,尤其6月10日上午河南省驻马店市纪委审理室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刘飞的《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案件质量常见问题剖析》。因此本人在这里想和大家共同学录(没有课件)和经过整理后认为重点的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1、 对初核阶段常见的问题:
①写初核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初核报告中应写违纪条款(如经核实后有问题的必须写);落款必须有调查人签名(手写签名);
②对证人、被调查人、受害人进行谈话时,有条件的应同步进行录音、拍照、摄像,但事先不告知本人;
2、 立案中存在的问题:
①未经立案不能用强制措施,反之属非法行为。比如我们在使用 双规 时必须在立案后才能使用。
②立案之后,应向同级党委组织人事部门通报和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发出立案决定书,告知权利受限和应遵守的纪律,未经立案机关或调查组同意,不得批准被调查人出境、出国、出差或对其进行调动、提拔、奖励。
3、 调查存在的问题(强调12个)
问题一、调查主体不合格:如:不是纪委工作人员不参与案件查办,属 外行取证 存在的问题是取证、制作谈话笔录、办案质量较低的问题;
问题二、谈话未权利告知、不注明笔录起始和结束时间,谈话人员、记录人员不签名、完全的笔录告知(指谈话前和谈话结束)。如:谈话前笔录中的:我们是 纪委的工作人员,今天向你了解核实一些情况,请你如实的回答,如有说假话、作假证是要负党纪责任的,这点你清楚吗等?
谈话结束后的:以上笔录我看过,和我说的一样。
问题三、复制的证据未注明来源;有的复制证据材料没有复制来源或没有 复制属实 的签章,证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可用性不强。
问题四、只注重收集不重要的证据;有的甚至没有任何证据,案卷中全为程序材料,成为无根之案。
问题五、缺少主要证据。如:有的基层纪检组织办理的案件,唯一的证据就是本人的交待材料,缺乏旁证。
问题六、正确区分申辩与对抗调查的界限,不能因为申辩加重处分。如对处分决定不服的申辩不能视为对抗。
问题七、证据材料的形式单一,不注重书证、物证的获取,不善于适用现代科技,过度依赖谈话笔录,难有说服力。
问题八、调查终结不及时移送审理,对涉嫌犯罪的案件,不经审理直接移交司法;
问题九、调查程序不规范;主要鉴定意见不告知被调查人,不告知权利(举例:某市委书记收受一老板的 玉石 ,当时行贿人送 玉石 时说,此玉石价格值40万元,但事发后,经过权威机构鉴定后价值确定为9万元,定性时按权威机构鉴定结果9万元计算,不按行贿人所说计算),调查人员不在现场检查笔录上签名、暂扣手续缺少调查人员签名(依据案件检查实施细则第31条);(举例:谋被调查人在谈话时,趁谈话人不备,在谈话笔录上签成: 以上笔录我看过,和你说的一样。事后以此翻供)。
问题十、对实名举报的,不与举报人见面反馈调查结果。依据《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第37条规定对署实姓名的检举人,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向其口头通报所检举问题的调查结果(检举内容中没有的不要反馈)并征求意见。对案情需要保密的,应要求检举人不得泄密或扩散。口头反馈,不做文字性反馈。
问题十一、对不符合使用 两规 的党员使用两规(使用前必须要慎重);
问题十二、证据认定和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多。主要是在间接证据尚未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情况下定案。
(2)纪检干部培训总结
为了加强我县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年9月25日至30日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监察